当下的青年写作因为抄袭、洗稿等急功近利的浮躁行为,迎来震荡和讨论,《文艺报》等报刊持续专文评论,有的评论家认为:“青年写作者的最大症结在于,那个顽固封闭的自我,早已构筑了一个牢不可破的信息茧房,将他们层层包裹在幽深晦暗的密室之中。”应该“走出密室,迈向广阔的旷野,正是青年写作的不二法门。从文学的密室中勇敢地走出来,去感受和倾听来自旷野的风声,进而获得重新发现世界的契机,这是青年写作的一次自我革命。
李路平,1988年生,江西赣州人,作品见于《天涯》《人民文学》《青年文学》《散文》《长城》《美文》《西部》《散文选刊》等刊,散文集《鱼为什么活着》入围第九届华语青年作家奖。 人是否能预知自己的命运呢?或者说,人在什么时候会感受到自己的命运? 命运,多么宏大又虚无的词汇,好像与此刻并无关系,无数的此刻消逝之后,它便如陆地板块般从水中突起,耸立在你的面前。 1 春节后还没出元宵,新单位就催着我
我曾写过一首诗《我应如何计算时光流逝》,开头几句这样写:我如何计算时光流逝?太快了/童年的午梦睡醒,已近中年/涎水流溢的毛病仍在,梦醒后/要去灰暗的盥洗间洗脸,镜中人/露出少年模样,和暮年的疲倦。 真的是太快了,我似乎刚从学校的课桌前离开,就已在几个城市辗转,工作、恋爱、结婚,时间不等人。人似乎就是这样,在某一处安定下来、在某个地方持续工作、一直延续某段感情,就很少会感觉到时间的痕迹。只有面临转
路平是个日常性的写作者,但你不能说他写得“很日常”。日常和日常性不是一回事,正如睡觉和做梦不是一回事。路平的很多文字,类似用梦境改造睡眠的方式去改造(提升)日常。 从日常到日常性,这段旅程的长短除了取决于所谓的技艺,还有日常凝视的能力。长久、持续且具备穿透力的凝视使日常某物显现出某种端倪。是这种端倪促使他拿起了笔,找到了语言,而语言又反过来进一步放大了端倪的可能性。常常是这样,一条狗、一尾鱼、一
丁奇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0年生于河南禹州,参加过第四届全国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和第三期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作品见于《大家》《作品》《红岩》《莽原》《草原》《西部》《牡丹》等刊,出版短篇小说集《如在水面,如在雾中》,曾获“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等荣誉。 10年前我在开封读大学时受到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立志成为大作家,毕业后我看到余华说他羨慕文化馆的工作,我便受他的启发考了一家
王晓燕,现居甘肃天水。近年在《钟山》《青年文学》《长江文艺》《青年作家》《清明》《芳草》等刊发表长篇及中、短篇小说作品。出版长篇小说《虚构的人》,小说集《思帝乡》等。 1 “你哪里不舒服,多久了,什么症状?”医生在电脑上一阵敲击,木然地说着,不像是在问问題。朝阳正洒在一支开在浅口玻璃瓶中的玫瑰花上,暗沉的花朵瞬间有了一缕生机。 “我知道我病了。而那朵花,是不会有这种意识的。”他用一根瘦长的手
南音,2000年生于,作品见于《十月》《青年作家》《雨花》《青年文学》《山西文学》《草原》《广西文学》《散文选刊》等刊。 自诩为诗人的青藉子在上个星期因为失恋而痛不欲生。今天她假借生日邀请同学来家里做客,她以为她是个受欢迎的人,没想到大家都相互推脱,以为她只是随口说说。直到第二天早上,也没有同学来参加她的生日会。她只能独自忧愁,把自尊、悲伤、懊悔、苦闷全都憋在心里。她知道自己相貌丑陋,这让她在人
冯清利,洛阳宜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一路好奇》,作品入选《2023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2021年河南文学作品选散文卷》,获202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主编《宜阳散文选》。 一 1984年的5月份,布谷声声,遍地小麦已泛黄的时候,参加高考预选后的我,一下子结束了美好的学生时代。1981年开始的高考预选,无情地挡住了当时近一半的高中生。我正是那其中的一个不幸者。 人生的路,从
冉令香,山东泰安人。作品见于《青年作家》《作品》《散文海外版》等刊。曾获孙犁散文奖、齐鲁散文奖。出版散文集《蓝岸》等三部。 三十余年的光阴,被酒杯一声清脆的撞击,紧紧地连接在一起。酒杯“叮当”,点亮了那段青葱岁月。欢声笑语,剪辑记忆里那些发黄的老照片,仍是当年萦绕耳边的感觉。一张张经过时光雕琢的面孔,风化了青春岁月,昔日的印痕依然清晰可循。 “大家猜,那天雅思监考我遇到了谁?”一个猛然爆料,如
卢青春,现居洛阳。作品见于《散文选刊》《日报》等报刊。 父亲来电话时,苏晴正在会议室里进行视频电话会议。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苏晴瞥见那个熟悉的号码,心跳突然漏了一拍。二十八年来,这个号码只在每年秋天打来一次,内容永远只有一句:“院子里的石榴熟了。” 会议结束后,苏晴站在落地窗前回拨电话。二十八层的高度让整个城市匍匐在脚下,玻璃反射出她眼角细碎的纹路。父亲的声音从遥远的小镇传来,带着秋日特有的干燥
李晓霞,洛阳嵩县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生命的乐章》《康河梦》《花香》,散文集《岁月悠悠》《岁月如歌》。 国家级湿地公园陆浑湖,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陆浑村西南,黄河支流伊河上,距洛阳市六十五公里,控制流域面积三千四百九十二平方公里,环境优雅,山峰倒映,水天一色,景色宜人,五万亩湖面碧波荡漾,娱乐项目齐全,是水上游乐、旅游度假、会议团建的理想场所,为中原最佳水上乐园,被誉为“中
陆燕姜,现居广东潮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出版诗集《变奏》《骨瓷的暗语》《静物在舞蹈》《空日历》《世间的一切完美如谜》《不规则叙述》《云端上的探戈》《寓言旧址》等多部。曾参加第34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45届高研班。 山景 芦苇梳着风 溪石潋滟秋日的证词 山间荒野 灌木丛身藏闪电 在太阳的背面 月色将溪水的歌唱 和风的轻和 分离开来 柿子树饮足秋光 枝上熟透的果子
去影,原名孟俊,现居乌鲁木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45届高研班学员。作品见于《诗刊》《星星》《草堂》《诗歌月刊》《散文诗》《青年文学》等刊。出版诗集《沙漠之门》。 敦煌 一千年的风雨凝结成佛像、壁画和经卷 一千年对美的赞美和信仰 被马车运走 被驴车运走 被春天和伯希和运走 留下不灭的油灯和藏经洞 留下虚空与敦煌学 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而来 巴里坤 一朵小花的腰身摇摆
北乔,江苏东台人,现居北京。出版诗集《大故乡》《临潭的潭》,文学评论专著《诗山》《约会小说》,长篇小说《新兵》《当兵》,小说集《走火》《尖叫的河》,散文集《远道而来》《三生有幸》等二十多部,曾获第十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冰心散文奖、黄河文学奖、海燕诗歌奖、刘章诗歌奖、三毛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等。 坐看云起 广场上的青稞垛,乖巧站立 周身的阳光如轻雾,春天的往事 可以穿过四季,像村口熟悉的
秋若尘,河南商丘人。作品见于《诗刊》《诗潮》《星星》《诗探索》《南方文学》等刊。 蜻蜓 那只蜻蜓,正在听《永生颂》 它被华兹华斯的声音迷住了,以为自己 正在接受父亲的教诲 一小时前,同伴们刚刚离开,被口器吸食 过的花朵 略有些憔悴 令它不安 这世界,不该是由蜻蜒掌控的吗?昆虫死去,花朵枯萎 不是因为时间的关系? 为何会心生愧疚,要为它们唱永生者的 赞歌? 它愈发迷茫,站在
郝王伟,山西人,硕士在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延河》《牡丹》《鸭绿江》《诗选刊》《诗歌月刊》等刊。 浸水之影 南山的河岸在暮光里倒伏 眼角的重量正沉入波动的圆圈 漂流的云轨好似发梢垂落的弧度 雨幕持续溶解着瞳孔里的地图 北风曾落在温润的锁骨 杯中交互着草原掷下的火石 酒水烧起了野马奔袭的温度 我们见证过草原一遍又一遍复苏 那些被季风举向衬衫撑开的日子
郭建立,洛阳新安人,新闻工作者。出版散文集《静静的月亮河》,新闻作品集《那山那水那人》。 新安蓝 一弯碧玉横陈中原腹心,将连天接地的湛蓝揉碎在黄河臂弯里。我常立于荆紫山巅,看168平方公里的万山湖把云影揉成粼粼的碎银,将黛眉、荆紫诸峰的倒影浸成水墨画。这是黄河献给新安的情书,是她穿越九曲回肠后,留给人间的温柔眼波。 秦时明月曾照见函谷关的旌旗,汉家驼铃犹响在丝绸古道。这片土地的每一粒黄土都浸
王新子,洛阳新安人。出版散文集《文话新安》。 黄河之水天上来,流至新安变碧湖。当小浪底大坝的闸门徐徐落下,这条中华母亲河在新安北部群山间,悄然孕育出一颗璀璨明珠一—万山湖。168平方公里的浩渺烟波在万山怀抱中舒展,绘就“高峡出平湖"的壮美诗篇。曾经“湖边少路,湖上无渡”的万山湖,如今随着环湖公路的豌蜒贯通、港航码头的次第落成,人们终于可以饱览她神话般的仙境。 乘着晨光,我们向鹰嘴山码头驶去,车
李学良,洛阳新安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古城儒事》,散文集《一窗绿荫》。 一 在黄河干流上,有一个极其普通的河湾,因位于新安县著名的狂澜渡西边,所以得名西河湾。西河湾里有20多户人家临河而居,形成一个村子,这村又叫西村。 小浪底水库还未建设时,黄河新安段还是原生的面貌。我和伙伴们沿着黄河岸边徒步游玩,一看到西河湾,就立刻被她那恬静闲适的气息所吸引。村边是河,河边是村,仿佛黄河一
高金芳,洛阳新安人。作品见于《牡丹》《洛阳日报》《洛阳晚报》等报刊。 春之莅临,似在一夕之间,又若筹谋已久。当山坡上的残雪尚未消融,春的气息便已悄然潜至。此时的风是温暖的,是柔软的,是鲜活且富生气的,仿佛每一丝风都蕴含着生命的律动。只需聆听嫩芽萌动的细微声响,便能感知春归大地所携的磅礴力量。 春,如灵动的仙子,轻盈掠过巍峨的黛眉山,悠悠穿过黄河小山峡,轻轻撩动万山湖的万顷碧波,以最为灵动的笔触
张权,洛阳新安人。作品见于《河南日报》《牡丹》《洛阳日报》等报刊。 黄河来自黄土高坡,裹一路风雷,唱一路浩歌,盘山过峡,九曲回转,流经新安境内的黛眉山、荆紫山、莲花寨,穿越八里胡同,依偎着始祖山、鹰嘴山,一路朝东,奔流入海。黄河在新安过境37公里,恰在黄河中、下游过渡段的节点上,加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打造出北方最大的人工湖一一万山湖,峰衔峦接,山环水抱,形成天量的水湾、半岛和四面环水的湖心岛
石吉刚,笔名笑波客,洛阳新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洛阳文学院第六届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小说九部,《河庄梦情》获得2018年度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江苏省首届网络文学优胜奖。 一泓清泉如冰山来客,在世界屋脊上九曲回转,在高山峡谷中奔腾咆哮,一个俯冲从祁连山巅跃下,在贺兰山麓一泻千里,成就了闻名遐迩的塞上江南。浊水裹挟着泥沙,从秦晋大地东西夹击清水,造就了中华母亲河独具特色的皮肤,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卓尔
李建树,洛阳新安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牡丹》《散文选刊》等报刊。 捧起一节瓷轨,十指抚过粗黝黑的铁斑,仿若触到了千年之风。这节沉默的“瓷轨”原是新安甘泉古镇的骨血,它并非金属浇铸,而是用高岭土拍打成的泥制道轨,模样竟与火车道轨别无二致。 透过这节瓷轨,隐约窥见甘泉古镇泥土里千年的陶魂,藏着比岩石更坚韧的光阴密码。静默如卧黄河岸畔“陶瓷祖源”,张开双臂,遂将
奚同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第19期学员。现居。作品见于《青年文学》《啄木鸟》《莽原》等刊,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转载。 西风烈 新安,还是历史上那个新安否?地理空间应该也有错位,这是岁月的必然!虽然年少时光曾被杜甫笔下的《新安吏》纠结得意乱心烦,想象着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中男”被“昨夜”下的府帖拉去把守王城,那“绝短小”而瘦弱的孩子们的影影绰绰,那兵荒马乱、铁骑燚烟的
刘子琳,1996年生,洛阳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学院第六届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镜花水月》,散文诗集《陌上桑》,诗集《笔误阳关》。 “怎么写新安?” “不写风,也别写雨,去写你的故事。” “我的故事?什么故事?” “只属于你自己的故事。” “可是,我没有在新安长大啊。” “可,你在长大,去过新安,也感受过新安。你会写,只是缺少一个契机。” “什么契机?” “爱上全部的细节,好
邵富伟,洛阳新安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洛阳晚报》等报,出版诗集《石头里隐居》。 滔滔黄河水 九曲十八弯 这一弯是大弯中的小弯 这一弯与小浪底亲密无间 水从天上来 水从昆仑来 水从高原来 水从山涧来 来来来,融入这八百里玉潭 采撷三亚的阳光 嫁接苏堤的绿柳 移植太湖的芦苇 链接洞庭湖的渔船 这一湾风光啊,堪比小江南 当晨曦点亮万山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