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第十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如期而至。 本届硒博会以“聚力建支点,硒业创未来”为主题,既是过去奋斗征程的回望,更是对未来产业蓝图的擘画。 从2014年首届到第十届,一路栉风沐雨,一路步履铿锵。硒博会举办以来,恩施州硒产业发展扬鞭奋蹄、砥砺前行。 全州涉硒高新技术企业从不足10家成长到377家,硒产业综合产值从不足300亿元增长到1016.94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市州第一,为湖北
世界硒都挺支点
十年创出新天地 金秋十月,全球目光再次聚焦恩施——10月18日至21日,第十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将盛大启幕。 这场年度硒产业盛会,既是恩施硒资源的全球亮相,更是恩施打造千亿硒经济版图的生动实践。 作为大自然馈赠的"硒之宝库”,恩施拥有迄今为止全球唯一探明的硒矿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超聚硒植物一一堇叶碎米荠等独特资源,“世界硒都”实至名归。 2020年5月全国两会期间,
我国约 72% 的地区是缺硒区域,约有7亿人处于缺硒状态。如何增强人们对硒元素的认知并科学补硒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王治伦 在中国湖北,有一片被上天眷顾的土地一一恩施。这里山川俊美,资源富集,更藏着一种珍贵的健康密码:硒。它并非人工添加的化学符号,而是深植土壤的大自然恩赐。 硒到底是什么?缺少硒会产生哪些问题?如何科学补硒?支点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原西安交通天学公卫学院副院长
富硒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科技引领全链条升级,抢抓健康中国与全球机遇, 程水源 主任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硒产业作为大健康领域的新兴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蓬勃发展。 近日,支点专访了(以下简称“国硒中心”)主任程水源,深入解读硒产业从“资源勘探"到“集群发展”的崛起之路。 支点:硒产业历经了从资源勘探到技术突破、从产品单一化到产业集群化的漫长蜕变,当前硒产业的发展态势如何?
金秋时节,恩施德源公司的硒蛋白提取车间内,一袋袋高活性硒蛋白产品经严格检测后,发往欧美市场。这个手握多项核心专利的企业,自主研发的“高活性堇叶碎米荠硒蛋白技术”斩获美国专利,实现欧美亚专利全覆盖。 从原料到实验室,再进一步链接全球供应链,科技创新正让恩施“世界硒都”的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 恩施州积极融入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总体部署,提升创新成果承载力,上半年,恩施州印
近五年来,湖北硒与人体研究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课题3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富硒资源创新研究及产业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恩施州中心医院,武陵山地区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最强的医疗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辐射半径覆盖邻的湖南、重庆、贵州等周边地区。这里的每一天,医护人员都忙碌着为近万名患者诊疗。 但很多人不知道,在该院还有
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恩施的硒产业将实现从卖原料到卖方案的跨越 9月11日,恩施州农科院种质资源库,一名研究员正在轻轻打开4∘C 的冷藏柜,取出一包某编号的种子:“这是我们的‘第七代’堇叶碎米荠,有机硒转化率比野生品种提升近10倍。” 当研究员将从堇叶碎米荠中提取的硒蛋白放入手中试管,轻轻摇动,淡黄色的溶液在灯光下闪烁。“硒代氨基酸含量稳定在 75% 以上,达到国家标准。” 恩施州农科院副
从无到有,从慢到快,打造全国硒检验检测高地,助推恩施硒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初,来到,一楼大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办理各项硒产品检测事项。实验室内,总工程师薛华和她的团队推动了一场硒产品检测效率革命一一将硒蛋白检测时间从36小时缩短到4小时,单个样品检测成本降低1200元。 作为国家级富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该检测中心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升级,正成为武陵山区乃至全国硒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构建“硒 +XN 产业大模型,以硒技术为纽带,跨界整合资源,在农业、医药、宠物营养等多个领域布局。 ① 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调试硒产品生产线设备。(企业供图) 一片小小的堇叶碎米荠,在显微镜下显现出翠绿的脉络,正是这个看似普通的植物,却蕴含着每公斤8000毫克有机硒的惊人含量。 9月8日,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厂区比往日里热闹。当天,该公司国硒之光展示中心正式开馆,百余名
创业11年,取得植物源硒代氨基酸纯化技术重大突破,产品受到了小米集团、泰康人寿等世界500强企业的青睐。 一瓶产自瑞士的硒营养补充剂,国内售价高达3000多元,而进口价50欧元。11年前,国内高端硒产品市场几乎被进口品牌垄断。 2014年,在某知名互联网企业做高管的田宗仁博士,无意中发现这一现象,并专程飞往瑞士巴塞尔考察。“老家作为‘世界硒都’,天然富硒资源禀赋优异,为何做不出这样的高端硒产品
依托“世界硒都”恩施的天然禀赋,突破小球藻培植技术壁垒,硒圣公司完成了从行业闯入者到交校者的转变。 9月25日,(以下简称“硒圣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植物硒提取设备、超高密度微藻发酵养殖系统高速运转,一片片厚度适中的硒片通过全自动罐装封口机注入瓶中。 成立10年来,硒圣公司从零起步,历经多次失败,一步步探索硒产品的精深加工,成为了硒产业发展的佼佼者。 近日,支点记者走进硒圣公司,探寻企业发展
武陵山深处的恩施,曾经因交通不便而“藏在深山人未识”,如今,这片富硒宝地的物产正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恩施州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生态气候,孕育出极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这些产品以富硒、绿色、有机为鲜明特色,拥有恩施玉露、利川红、恩施土豆、建始厚朴等3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种植规模均位居全省首位。 近年来,恩施州积极推进航空口岸对外开放,恩施出入境边检站正式揭牌,恩施机场
2024年,恩施玉露入选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2025年,“恩施玉露”品牌价值已突破40亿元。 生产效率提升50多倍从手工技艺走向现代化精制 9月8日,恩施市芭蕉乡,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邦茶业”)的现代化厂房内格外忙碌,自动化生产线正吞吐着千斤鲜叶。润邦茶业董事长张文旗在进口精揉机前,检查着茶叶搓制的工艺效果。 “看这针形,要像松针般挺立,茶氨酸含量得够,才有那独
2024年,恩施州“利川红”授权企业达198家,综合产值突破32亿元,品牌价值达21.8亿元,跻身全国红茶地理标志品牌前十位,荣获“2024福布斯中国茶行业年度茶区域公用品牌” 高端红茶利川红(陈小林摄) “天在梦啊,地在梦,梦里出了个利川红;山朦胧啊,水朦胧,妹娃儿采茶情朦胧…”在恩施州,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利川红》,唱出了当地人对茶叶的深厚情谊。 13年前,通过对本土茶种的技术攻关,
恩施企业瞄准摩洛哥市场,或直接建厂,或出口产品带动恩施硒茶香飘世界 摩洛哥当地时间8月23日,2025年中国恩施州大宗茶出海暨第七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三轮签约后,鹤峰县拿下2400万美元订单。 2024年,鹤峰茶叶出口量达1.3万吨,同比增长 30% ,占全省茶叶出口总量的近四成。其中,出口茶叶中有1万吨卖到了摩洛哥。 鹤峰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摩洛哥已成为鹤峰茶企进军
游客在宣恩县茶园沉浸式体验茶旅融合的独特魅力。(宣恩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4年,宣恩县伍家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其中1800多万元来自时尚消费市场。 九月的晨光洒在鄂西群山之间,宣恩县湖北伍家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伍家台茶业”)的二期工地上,一场茶叶的现代化革命正在悄然上演。 走进建设现场,十余台大型机械和数十名工人正在进行场平和管网施工。这里正在建设
2024年12月首单供港以来,这家宣恩企业已累计供应蔬菜150多车、1200多吨货值达2300万元,成为恩施州蔬菜供港澳的排头兵。 9月18日,晨雾尚未散尽,宣恩椒园镇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基地里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恩施州众惠保供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惠保供”)的工人们戴着白手套,将刚从基地采收的硒菜苔、土豆分拣打包,装上冷链车。48小时后,这些新鲜的蔬菜出现在香港长沙湾蔬菜批发市场的摊位
硕品农业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线查看土豆清理情况。(企业供图) 武陵山的小土豆,经过深加工,变成了马铃薯蛋白等产品,附加值提升10余倍。 9月12日,位于的(以下简称“硕品农业”)内,机器轰鸣,数十名工人正忙着加工富硒马铃薯蛋白。 该公司以恩施硒土豆等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硒土豆精深加工及高附加值硒保健(功能)食品研究、生产与销售。“今年产值有望突破4000万元。”公司创始人徐世怀说。曾经从事建
生产车间正在加工葛仙米。(企业供图) 从武陵深山到米其林餐桌,一粒小小的葛仙米打入了国际化的大舞台。 在上海、深圳等地的米其林餐厅,有两款来自世界硒都的硒宝贝一一葛仙米罐头和葛仙米燕窝粥。葛仙米融合菜品取悦着众多食客的味蕾。但您可能不知道,这两款产品历经了怎样的千辛万苦才从恩施的大山走出来。 9月18日,支点记者走进位于恩施市的恩施硒山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硒山水公司),只见今年采收的
依托恩施的天然禀赋,恩施企业以水为“媒”,首次叩开海外市场的大门,让深山好水涌向世界。 9月19日,湖北省华顺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车间内,全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山泉水经过过滤、臭氧杀菌、吹瓶、灌装等十余道工序后,变身为一瓶瓶清透明亮的矿泉水。 “今年,我们已经向美国出口了两批硒水。”的总经理许火自豪地说。该公司于2016年落户,年销售矿泉水6250吨。 去年,公司的一位股东介绍一批
恩施州中药材出口迎来“黄金增长期”。今年上半年,恩施海关共受理进出口中药材报检687批次,货值1.77亿元,同比增长 29.9% 。 梅采藻正在检查中药材。(企业供图) 9月10日,走进(以下简称“拾月农业”),阵阵中药材香气扑鼻而来。货架上,厚朴、黄连、淫羊藿等百余种密封的中药材有序摆放。仓库内,10多名工人忙着将当归、茯苓等中药材打包装箱,发往新加坡。 “我们的中药材主要出口东南亚,
今年1-8月,宣恩县已累计接待游客1382.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3.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41%、50.30%,带动农产销售近14亿元。 傍晚的贡水河上,最后一抹夕阳褪去,灯光次第亮起,文澜桥的全息光影秀开始重现土家儿女的古老传说,老街里非遗传承人敲响的三棒鼓与游客欢笑声交织。这座深藏鄂西山区的县城,正上演着从“网红”到“长红”的蜕变。 今年1-8月,宣恩县累计接待游客1382
9月,的硒菜苔基地绿意盎然,整齐的田垄上菜苔长势喜人。不远处是(以下简称“恩施硒菜苔”)的现代化车间,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作业,将一箱箱优质硒菜苔搬上冷链车,发往上武汉、上海、厦门等国内大城市。 “能够打开全国市场,归功于硒博会的带动。”恩施硒菜苔负责人王金介绍,公司在第八届硒博会首次亮相,硒菜苔很快受到同行和专家们的关注。现场展出的鲜嫩硒菜苔及其加工品销售一空,新研发的“下饭菜”样品更是引发抢
个鄂达生物科技工作人员在硒博会与客户交流。(受访对象供图) 金秋十月,世界硒都恩施即将再次迎来第十届硒产品博览交易会的盛事。在这场全球硒产业的舞台上,这位“老友”将再次亮相。今年公司第三次赴约,从最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的稳健发展,鄂达生物的成长轨迹与硒博会紧密相连,成为恩施州硒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3年,鄂达生物第一次踏入硒博会展厅时,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面孔。公司总经理何福
宣恩县富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宣恩贡柚汁”产品。(宣恩融媒体中心供图) 9月18日,位于宣恩县李家河镇的宣恩县富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源农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流水线前忙碌着。一瓶瓶金黄透亮的贡水稀柚汁从这里下线,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今年新建了一条生产线,11月中旬还将再上一条生产线,争取每天产量突破8万瓶。”公司负责人王青指着正在调试的设备说。 从2012
9月24日,走进(下称:御硒源茶业)生产车间内,茶香扑鼻。一盒盒印着“唐崖白茶”地理标志的礼盒整齐码放,即将发往北京。“这些茶叶来自今年建成的300亩富硒茶园。”该公司负责人李丹介绍,去年硒博会上,这款茶叶刚亮相便被众多客户抢订,现在订单排到了年底。 御硒源茶业成立于2014年,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小加工场成长为一个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现代化茶企。李丹坦言:“御硒源的每一个重要成长节点
9月25日,湖北酉凤来硒贸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正加紧加工今年最后一季龙须藤茶;一旁的顺丰快递站点里,快递员麻利地将包装好的藤茶发往全国各地。“公司有今天的发展,硒博会帮了大忙。”公司负责人杨艺琼感慨。 今年60岁的杨艺琼,是来凤县翔凤镇黄茅坪村人。2020年初,在外务工多年的她回到家乡,在百福司镇安抚司村、革勒车镇桑树坪村流转1000亩荒地,一头扎进藤茶种植产业,开启创业路。
“从最初的忐忑参与,到如今的从容展示,恩施硒博会见证了公司的成长。”9月19日,湖北省鹤峰鑫农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平感慨,作为恩施州最早一批投身茶叶出口的企业,公司从第一届硒博会开始每年参加,收获满满。 他说,早期参展时,因品牌没名气,在众多展位里很不起眼。但公司并未气馁。每一届硒博会,他们都精心准备,不断改进参展方式和产品展示。 从最初简单的产品陈列,到后来融入茶文化元素的特色展位设计,鑫农
“从首次参展时担心无人问津,到如今成为硒博会上的明星品牌,硒博会带着‘巴东红’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走进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公司,企业宣传培训部部长万红指着一款款“巴东红”产品,讲述与硒博会的不解之缘。 2019年,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由福建正山堂茶业与巴东县城投公司合资组建,肩负着挖掘巴东茶文化、打造富硒红茶品牌的使命。彼时,巴东虽有“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的悠久历史,也
9月22日,恩施晓姚农夫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晓姚农夫”)格外忙碌,员工们正在精心筹备,全力备战第十届硒博会。 “今年我们将重点打造新推出的腊肉豆豉、手工魔芋丝、腊肉扣肉三款产品。”该公司负责人姚万贵详细地向介绍,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推广策略,提前在线上渠道进行预热宣传,发布新品介绍视频、美食制作教程等内容,线下重点在硒博会现场推广新品试吃,让消费者亲身体验。 对于“晓姚农夫”来说,硒博会已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 当地时间9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 4% 至 4.25% 之间的水平。这是美联储时隔9个月重启降息。(图源:视觉中国) 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 9月23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近300项创新成果全球首发,图为一组工业机器人。(图源:视觉中国) 第22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 9月17日,广西
北省算力互联互通平台门户、湖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运营中心等平台均已正式上线。 9月20日,湖北“最年轻”的省属国企成立不过3个多月。 在当日由其主办的湖北大数据创新发展大会上,一系列创新成果揭牌上线,包括湖北省算力互联互通平台门户、湖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运营中心、湖北省企业数智化赋能平台… 它便是湖北大数据集团一一湖北数据产业的“链主”企业,由省政府国资委联合湖北联投集团、长江产业集团、
乘“数”而上,点“数”成金。湖北奋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湖北大数据集团勇担数字湖北建设主力军,积极打造数据产业生态,在做大做强三大战略业务外,还打造了政企数字化、智慧档案、云服务三个基础业务,以及产业投资、产业研究、园区运营、供应链4个支撑业务,形成十大业务体系。 9月20日,湖北大数据集团联合东方财富投资等机构,正式发起湖北省首只数据产业基金。湖北大数据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企业出题,让实验室的研究更接地气、更具针对性,科研攻关方向更明确,打通了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三峡实验室全景图(三峡实验室供图) 在湖北三峡实验室展厅,一块看似普通的“黑煤球”暗藏玄机。“这是新型黑磷产品,市场售价每克达数千元,比黄金还要贵好几倍。”三峡实验室主任池汝安向支点记者介绍。 这种黑磷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被誉为“超越石墨烯的光电子学革命性材料”。目前,三峡实验室的黑磷合
猛士科技此次转型有望为行业打造车企、科技公司与地方政府协同发展的全新范式。 猛士科技大动作尘埃落定。 9月29日,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办,透露东风新能源智能越野车基地项目已于日前签约。该项目由东风公司与华为联手打造。此举不仅标志着猛士科技在智能越野领域的战略布局再进一步,也成为襄阳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新能源化转型的关键落子。 该项目总投资达106亿元,核心载体是襄阳国资与东风
2019年,天门服装电商交易额为70亿元。发展到2024年,这一数字已增至超500亿元。 8月的湖北,骄阳似火。 里的制衣加工和打包车间,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制衣工人手指翻飞,一片片布料就被制成了开衫、吊带、连衣裙;包装线上的工人们动作利落,叠衣、贴标、装袋一气呵成,平均每件用时仅约15秒。 十多分钟车程外的起点产业园内一间仓库里,工人们也在忙碌着:整理衣物、分拣订单、打包封袋,
“尊重时间” ‘技术信仰”是河南食品巨头的共性标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说起河南,印象里是麦浪翻滚的中原粮仓,是便宜大碗的胡辣汤,还有刻板认知里的一层“土味”滤镜。 从河南走出的豫商,低调锚定农业和食品赛道,深耕细作,虽大都远离聚光灯,却一直默默保障全国粮食安全,让产品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从三全食品第一颗速冻汤圆到双汇灭腿肠,从王守义十三香到全球第一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
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的河南,正将“经济通道'转化为“通道经济”,以交通枢纽优势集聚起产业发展底气。 9月30日,位于河南郑州经开区的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一派繁忙景象,标有“郑州陆港”的亮橙色集装箱整齐码放,大型运货卡车川流不息,郑州的汽车、洛阳的轴承、新乡的化肥众多“河南造”从这里集结出发,搭乘中欧班列驶向万里之外的欧亚大陆。 作为国家铁路一类口岸,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是连接河南“陆
蔡甸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闯关之路截至2024年,这片产业热土已聚集了169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实现了207亿元的总产值。 厂房林立之间,机器人手臂灵活挥舞,冷光火花闪烁,一件件汽车零部件在智能化生产线上快速流转,随即发往全球各大知名整车厂。这正是蔡甸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日常写照。 截至2024年,这片产业热土已聚集了169家规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实现了207亿元的总产值。集群内有
“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立足新的时代方位谋划的“七大战略”之一。在产业倍增战略引领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促进产业聚链成群,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整体提升湖北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然而,在近年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内卷式”竞争正在成为我国各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障碍与严峻挑战之一
源于价格压力,星巴克拟出售其中国业务 70% 的股权。 一边是均价4元的蜜雪冰城年营收超200亿元,一边是均价33元的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首次降价,中国消费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平价化变革。 2025年,蜜雪冰城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中国新茶饮行业市值最高的企业。它在全球开设超4.6万家门店,2025年上半年营收近150亿元,同比增长39.3% 。与此同时,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背包、相机、目的地。遇见过山的混浊,眼里依然有海的清澈。 随着一纸道歉信的公开,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与超级大V罗永浩的隔空交锋,暂告一段落。 这场全网围观的“西贝预制菜”大揭秘,超越了当年预制菜刚出道时引发的技术担忧,已升级成“不怕你预制,就怕你不说”的更高境界。 西贝在全国有近400家门店,突如其来的危机竞始于一向饭后即兴吐槽。罗永浩说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