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集团化办学蓬勃发展,分园纷纷亮相,大量年轻教师涌入幼教领域,为园所注入了新鲜活力。但如何助力这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让她们尽快适应岗位,具备良好师德、提升文化素养、夯实教学基本功,还能初步拥有教研能力,推动自身专业进阶,已是集团教研迫在眉睫的关键任务。 怎样帮助青年教师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学习,做到“用以致学”,专注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日常教学操作会给青年
表征记录如同一个小帮手,能帮助孩子们把观察时看到的、想到的,还有验证过程里的点点滴滴,都清楚地收集起来,整理得明明白白。通过画画、写简单的符号这些方式,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看到的东西,用很具体的样子展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在幼儿园的“亲自然”教育里,自然角的种植活动尤为重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是我们的活教材。”孩子们在种植物时,能亲近大自然,展现出他们爱护生
在幼儿教育的多元探索进程里,绘本作为一种极具魅力与教育价值的媒介,愈发受到广泛关注。“阅·历”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兴起,以绘本为核心载体,有机整合了阅游戏、阅生活、阅自然与阅文化,为幼儿教育开拓出一条崭新路径。在这一创新理念之下,幼儿教师也将面临全新的使命与挑战。怎样充分挖掘绘本内涵,激发幼儿自主探索与合作的热情,使其在各领域知识的综合运用中实现全面成长,这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重要话题。 简析绘本故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指出:“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绘本以其独特的图画美、文学美、意蕴美等,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本文以大班阅读活动《月亮的味道》为例,探讨绘本教学中美育浸润的实践探索。教学中,我们采取创设情境、引导观察、体验探究、创作表达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审美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不仅是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更是幼儿心理、生理、认知和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双向衔接的视角下,幼小衔接工作应更加注重幼儿园与小
在幼小衔接教育背景下,幼儿园通过精心设计科学领域的项目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提升与学习能力的过渡。以课程游戏化理念为基点,创新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活动模式,让课程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对不同形式的科学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同时增强其各方面能力,为幼小衔接助力。 理性之思:审思幼小衔接的实践过程 发展之需:科学幼小衔接。近年来,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从2016年“幼小协同,科学衔接”、2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小衔接这一关键时期,儿童在身心发展、学习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将发生转变,开始形成独立意识和自我认知。 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该文件体现了国家对促进儿童顺利过渡到小学教育环境的重视,反映了对儿童健康发展及教育质量提升的深切关怀。下面我们将对幼小衔接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审视,
当前的幼小衔接更多关注知识经验水平的衔接,例如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着重培养幼儿识字和数学能力等。然而,学习品质的培养却常常被忽视。这种片面的衔接方式可能会给幼儿带来诸多问题,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科学的幼小衔接是从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三个维度探讨幼儿任务意识的培育,为幼儿任务意识成长提供进路导航,实现科学幼小衔接,助力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问卷探微:任务意识缺失隐忧剖析 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