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促进无人机在应急救援等领域的运用,拓展“低空+医疗”救护,推动“低空+医疗”配送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方法 由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药学会临床治疗精准用药专家委员会联合发起,由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牵头,组织国内多学科的53位专家组成编写组,采用名义群体法讨论确定《应急药品无人机低空运输配送服务共识(2025年版)》(简称《共识》)编写大纲,形成初稿;采用德尔菲法,邀请11位外审专家进行评审;对专家意见进行分析和修订后,形成《共识》。结果与结论 最终制定的《共识》包括应急药品无人机低空运输配送服务的目的、原则、适用场景、基本要求和操作流程,特殊管理药品、易碎药品、温度敏感型药品的配送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适合低空运输配送的应急药品等内容。《共识》的发布将为“低空 + 医疗”配送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低空经济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服务提供指导和帮助。
摘要目的为推动药学服务目录的动态调整和医保分级支付等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法,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22家三级医疗机构的424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药学服务需求、支付意愿及服务形式偏好,结合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影响患者对药学服务支付意愿的关联因素和关键因素。结果仅 39.86% 的患者知晓药学服务或药师, 89.62% 的患者希望接受药学服务。16项药学服务中,受访患者对药物用法用量指导、用药注意事项告知,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预防及处理的认可度较高,分别有 96.70%.95.30%.94.12% 表示非常赞同及赞同;对保险相关政策咨询、药物作用机制科普、中西药联用评估等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低,分别有 31.65%.68.47% 、 68.47% 表示非常赞同及赞同。支付意愿的正向影响因素为家庭月收入 >5 000 元( OR=1.742 )、知晓药学服务或药师 (OR=3.620 )、希望接受药学服务( )R=4.686 0 P<0.05, ,而健康自评为“好”( OR=0.390 则为负向影响因素 (P<0.05 。心脑血管疾病( 54.48% )与降压药物( 45.05% )为受访患者最希望覆盖的服务场景。 85.14% 的患者更倾向于“需要时服务”,单次服务时长以 10min 内为宜 (84.43% ),意愿支付金额以20元内为主一 85.38% )。结论基于患者需求与支付行为特征,建议我国可考虑建立药学服务分级付费机制,并重点结合疾病与用药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同时,应进一步明确驻科药师在用药重整、医嘱审核等环节的权责与服务标准,以全面提升药学服务的临床价值与政策可操作性。
摘要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检测假手术组、CLP组和骨化三醇 (1μg/kg) 组小鼠7d生存率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IL-6)、IL .1β 水平,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选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建立脂多糖(LPS)耐受细胞(即脓毒症免疫抑制细胞模型),检测培养基组、LPS组、LPS耐受组和骨化三醇( 5μmol/L )组细胞上清液中TNF- σ?α∝ 、IL-6水平和细胞中IL-1β、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IL-18、胱天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量,以及碘化丙啶(PI)阳性率、caspase-1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和 Ca2+ 水平。结果与CLP组比较,骨化三醇组小鼠的7d生存率和血清中TNF α?α∝ 、IL-6和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 1<0.05 ),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与LPS耐受组比较,骨化三醇组细胞上清液中TNF- σ?∝ 和IL-6水平,以及细胞中IL-1β、NLRP3、IL-18、caspase-1mRNA表达量和PI阳性率、caspase-1活性、LDH漏出率 ?Ca2+ 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 )结论骨化三醇可逆转脓毒症免疫抑制,该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骨化三醇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内质网释放 Ca2+ ,进而驱动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途径来实现的。
摘要目的探讨重楼皂苷X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因子Fas/Fas配体(FasL)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以及其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细胞系及干预条件筛选的基础上,以HepG2细胞为对象,考察 2,4μmol/L PP9干预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凋亡率以及Fas、FasL、切割的胱天蛋白酶8(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引入Fas抑制剂KR-33493,考察PP9抗肝癌活性的潜在机制。以HepG2细胞荷瘤裸鼠模型为对象,以5-氟尿嘧啶( 20mg/kg) 为阳性对照,考察10mg/kg PP9对荷瘤裸鼠瘤体体积、瘤体质量、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4μmol/L PP9可显著降低细胞的克隆数和克隆形成率,显著升高其凋亡率和Fas、FasL、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 P<0.05 或 P<0.01 );而联用KR-33493可显著逆转PP9对Fas/FasL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 (P<0.01 。与对照组裸鼠比较,PP9组裸鼠的瘤体体积(第27天)、瘤体质量、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1 )。结论PP9可通过激活Fas/FasL信号通路来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同时,PP9还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摘要目的分析瑶药上山虎的化学成分,建立指纹图谱,并探讨其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技术分析上山虎药材(编号S6)的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0批广西不同产地上山虎样品(编号 )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以脂多糖诱导构建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考察上山虎的抗炎活性;以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抑制率为药效学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评价上山虎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结果 从上山虎药材中共鉴定出黄酮类、酚酸类、脂类等60个化学成分;从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14个共有峰,相似度为 0.883~0.991 ;共指认了3个共有峰,依次为新绿原酸(峰5)绿原酸(峰7)、丁香醛(峰10)。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10批样品均可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NO、TNF- σ?α?α?α?α 、IL-6(S5除外)、IL-1β水平( ?<0.05 或 P<0.01 ),其对上述炎症指标的抑制率分别为 10.26%~39.96%≈14.96%~31.36%~1.38%~21.27%, 18.54%~28.00% ;新绿原酸、丁香醛及峰1、3、9、12、14对应成分与上山虎抗炎作用的关联性较强。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瑶药上山虎的化学成分,并建立了10批广西不同产地上山虎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各批样品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中新绿原酸、丁香醛及峰 1、3、9、12、14 对应成分可能是其抗炎药效成分。
摘要目的 基于Notchl/GATA3信号通路探究白花丹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随机选择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另取65只大鼠,通过吸入香烟烟雾 + 气管滴注内毒素 鼻腔给菌的方式构建AECOPD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AECOPD组、白花丹素低剂量组( 10mg/kg )、白花丹素高剂量组(50mg/kg)、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 0.09mg/kg )、白花丹素高剂量+Jagged1(Notchl激活剂)组( 50mgkg+25mgkg) ,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和腹腔注射相应药液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 28d 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0.3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炎症细胞数(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水平以及肺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病理学评分,检测肺组织中黏蛋白5ac(Muc5ac)、Notch1、GATA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大鼠肺泡壁结构严重受损,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管壁增厚等病理学改变;肺功能指标、IL-10水平、SOD含量均显著降低;各炎症细胞数,IL-6、TNF- ??α∝ 水平,MDA含量,病理学评分,以及Muc5ac、Notchl、GATA3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或上调( .P<0.05 ;与AECOPD组比较,白花丹素各剂量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均明显减轻,上述定量指标均显著改善,且高剂量组的改善更明显( P<0.05 );Jagged1可显著逆转高剂量白花丹素对AECOPD大鼠肺损伤及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 (P<0.05 )。结论白花丹素可抑制AECOPD大鼠肺部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减轻肺损伤,改善肺功能,上述作用可能与抑制Notch1/GATA3信号通路有关。
摘要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提高肝癌细胞对仑伐替尼敏感性的潜在机制。方法以HepG2、Huh-7、SMMC-7721、SNU-368、SNU-7395种人肝癌细胞为对象,探讨仑伐替尼、EGCG+仑伐替尼对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增殖率、侵袭数和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引入PI3K激动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考察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EGCG增敏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仑伐替尼组( 10μmol/L )、不同质量浓度EGCG + 仑伐替尼组( 1.5,10μg/mL 1 EGCG+10μmol/L 仑伐替尼)5种肝癌细胞的存活率和克隆形成数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 P<0.05 ;仑伐替尼组( 10μmol/L )、EGCG+仑伐替尼组( Δ?10μg/mL E GCG+10μmol/L 仑伐替尼)5种肝癌细胞的增殖率和侵袭数,HepG2细胞或5种细胞中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S6K、4EBP mRNA的表达以及PI3K、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mTOR、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或下调,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mRNA及蛋白、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剪切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均显著上调( (P<0.05) ;且EGCG + 仑伐替尼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仑伐替尼组更为显著( ?P<0.05 )。与仑伐替尼组、EGCG + 仑伐替尼组比较,EGCG+仑伐替尼+IGF-1组( 10μg/mL E 仑伐替尼 +50ng/mL IGF-1)HepG2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增殖率及侵袭数均显著升高 ?P<0.05 。结论 EGCG可增加肝癌细胞对仑伐替尼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产地草豆蔻药材的质量差异。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18批不同产地草豆蔻药材的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以及药材中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桤木酮的含量测定结果来综合评价不同产地草豆蔻药材的质量。结果18批草豆蔻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 > 0.9;从中标定出了11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4个。CA与PCA均将18批草豆蔻药材聚为3类,提取了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 89.798% );OPLS-DA筛选出了9个质量差异标志物,分别为4、9、3、2、7(乔松素)、8(小豆蔻明)、6(山姜素)、10、11(桤木酮)号峰对应的成分。18批样品中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桤木酮的含量分别为 4.5071~11.5797,5.1544~14.1833,5.1095~13.5883 、4.4946~11.277 2mg/g 。结论不同产地草豆蔻药材的质量差异较大,其中以海南产草豆蔻药材质量最佳。
摘要目的探讨茯苓酸(Pac)是否通过调控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RBR E3泛素蛋白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线粒体自噬来改善冠心病(CHD)大鼠的心肌损伤。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对照(Con)组、CHD组、Pac低剂量组(Pac-L组)、Pac高剂量组(Pac-H组)、Pac高剂量 + PINK1/Parkin信号通路抑制剂组 (Pac-H+3-MA 组),每组10只。除Con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CHD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干预4周后,检测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平均动脉压(MAP),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水平,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细胞介素10(IL-10)、IL-1β、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p62、活化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Parkin、PINK1蛋白表达量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 3I 型 (LC3II)/LC3I 比值;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和线粒体自噬囊泡,统计单位面积线粒体自噬囊泡数量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HD组比较,Pac-L组和Pac-H组大鼠的LVEF,MAP,IL-10水平,CAT、SOD活性,p62、Par-kin、PINK1蛋白表达量,LC3ⅡI/LC3I值,单位面积线粒体自噬囊泡数量均显著升高( P<0.05 );LVEDV、LVESV、CK-MB、LDH、cTnI、cTnT、TNF- σ?∝ 、IL-1β、ROS和MDA水平,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 (P<0.05 ;且Pac-H组各指标改变更显著 (P<0.05 );两组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Pac-H组比较,Pac-H+3-MA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逆转1 (P<0.05) 。结论Pac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促进CHD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改善心肌损伤。
摘要目的基于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 κB(NF-κB )信号通路探讨黄芪建中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肠道炎症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剩余大鼠采用乙酸灌肠 + 束缚应激的方式制备IBS-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IBS-D组、中药组(黄芪建中汤 15g/kg )、阳性对照药组(利福昔明片150mg/kg) 组、激活剂组(p38MAPK激活剂anisomycin 125μg/kg )、中药 + 激活剂组(黄芪建中汤 15g/kg+ anisomycin 125μg/kg) ,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或尾静脉注射相应药液或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周。末次给药后,收集其 24h 粪便,进行粪便含水量计算及粪便性状评分评估,并检测最小容量阈值;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闭合蛋白(occudin)mRNA及MAPK/NF- σκB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BS-D组大鼠结肠组织可见明显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其粪便含水量及性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结肠组织中p38MAPK、NF- 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最小容量阈值和ZO-1、occludin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或下调 (P<0.05) );与IBS-D组相比,中药组和阳性对照药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有所缓解,上述指标均显著好转( P< 0.05),而激活剂组上述指标均进一步恶化( (P<0.05) ;与中药组相比,中药 + 激活剂组大鼠各定量指标均被显著逆转( ΔP<0.05 )。结论黄芪建中汤可减轻IBS-D大鼠的结肠炎症,缓解内脏高敏性,对其肠道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上述作用可能与抑制MAPK/NF- κB 信号通路有关。
摘要目的研究山豆根素(SOP)对鼻咽癌CNE-1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组和SOP低、中、高浓度组(SOP-L组、SOP-M组、SOP-H组, 25.50,100μmol/L ),检测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l(ERK1)、ERK2、c-Jun氨基端激酶(JNK)mRNA表达水平和ERK、JNK、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简称"p38”)蛋白磷酸化水平。另将细胞分为空白组、SOP高浓度组(SOP-H组, 100μmol/L )SOP高浓度联合p38抑制剂组( SOP-H+SB 组, 100μmol/LSOP+10μmol/LSF 3)和SOP高浓度联合JNK抑制剂组( SOP-H+SP 组, 100μmol/LSOP+10μmol/LSP) ,检测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率和细胞中JNK、p38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浓度SOP能显著减少或降低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和MEK、ERK1、ERK2(SOP-L组除外)、JNKmRNA表达水平,提高细胞凋亡率和ERK、JNK、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P<0.05 )。与SOP-H组比较, SOP-H+SB 组和SOP ?H+SP 组细胞中p38、JNK蛋白磷酸化水平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率和MMP-9、Ki67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或升高 (P<0.05) )。结论SOP可抑制CNE-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有关。
摘要目的 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对达格列净与恩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经济性进行评价。方法 基于两项多中心临床试验DECLARE-TIMI58和EMPA-REGOUTCOME的研究数据,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划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疾病状态,构建Markov模型,设循环周期为1年,模拟至 99% 的患者死亡,模型产出为总成本与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通过比较两种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与意愿支付阈值(WTP,3倍我国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268074元/QALY)判断方案经济性,并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结果与达格列净相比,恩格列净方案的ICER为44334.82元/QALY,小于WTP,表明恩格列净方案具有经济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微量白蛋白尿状态的效用值对结果影响最大,但不会使基础分析结果发生颠覆性变化。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基础分析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 在以3倍我国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WTP时,与达格列净相比,恩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更具有经济性。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脂质体(简称“LB")用于后路腰方肌阻滞(QLB)在剖宫产(CS)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将2024年6—12月崇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CS的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排序法分为LB1组、LB2组、LB3组(199、13、67mg),每组56例。所有患者均在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后行CS,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和不同剂量LB的双侧后路QLB。观察3组患者术后6、12、24、48、72h时的视觉模拟法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阻滞平面存在情况和肌力分级情况,比较患者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 72h 内舒芬太尼和布托啡诺使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开始泌乳时间、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 72h 时的总满意度,并记录术后 72h 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LB1组、LB2组患者术后6、12、24、48、72h时的静息性及运动性疼痛评分、术后 72h 内舒芬太尼和布托啡诺使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开始泌乳时间均显著低于或短于LB3组( ),术后24、48、72h时存在阻滞平面患者比例、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和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或长于LB3组( ,LB1组患者术后 6h 肌力 ?3 级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LB2组、LB3组( P<0.05) );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NBNA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相较于 67mg 的LB,199、 133mg 的LB可提高行后路QLB的CS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总满意度,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缩短其开始泌乳时间;相较于 199,133mg 的LB, 67mg 的LB对CS患者的运动功能影响更小;3种剂量LB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均无明显影响,且镇静效果和安全性相当。
摘要目的 分析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与原研生物药的临床转换模式及转换原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1175例肿瘤患者资料,按用药类型分为原研生物药组( n=250 )和生物类似药组( n=925 )。比较两组患者的转换率、转换类型及转换原因。结果两组患者的转换率、转换类型、转换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转换类型均以单次、单向转换为主。生物类似药组患者因不良事件转换的比例显著高于原研生物药组,因治疗成本转换的比例显著低于原研生物药组( P<0.05 ;两组患者因疗效和药物可及性转换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与原研生物药均以单次、单向转换为主;治疗成本和药物可及性是原研生物药使用者转换的主要原因,药物可及性和不良事件是生物类似药使用者转换的主要原因。
摘要目的 分析肾移植患者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一2023年8月我院使用伏立康唑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住院患者资料,按是否接受肾移植分为肾移植组和非肾移植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以1:1比例均衡两组的基线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及达标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后退法)分析肾移植组患者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肾移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SM后,两组各纳入48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伏立康唑平均血药谷浓度、达标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肾移植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肾移植组( (P<0.05 0。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平均日剂量、肺部感染、用药期间总胆红素、首日负荷剂量、使用原研药、合用免疫抑制剂和发生不良反应是影响肾移植患者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因素( (P<0.05)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期间直接胆红素异常[比值比 置信区间(1.334,45.005), P=0.023] 是肾移植患者使用伏立康唑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平均日剂量、肺部感染、使用原研药、首日负荷剂量、用药期间总胆红素、合用免疫抑制剂和发生不良反应是影响肾移植患者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因素,用药期间直接胆红素异常者较易发生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对比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99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48例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CA199和CA242]和免疫功能指标( CD3+ 、CD4+CD8+及CD4+/CD8+)水平,以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3例患者脱落。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与客观缓解率分别为 95.92%.85.71% ,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00%.55.56%(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61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6.72个月( P=0.011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EA、CA724、CA199、CA24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CD3+,CD4+ 水平及CD4+/CD8+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ADR总发生率和严重ADR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作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方案在临床疗效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方面较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具有一定优势,且总体安全性可接受。
摘要目的为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后出现脓疱型银屑病的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UC合并AS患者在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后出现脓疱型银屑病的诊疗过程。临床药师通过Naranjo's评估量表判断患者发生的脓疱型银屑病与英夫利西单抗的相关性为“很可能”。针对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后出现的脓疱型银屑病,建议停用英夫利西单抗,改用乌帕替尼缓释片;针对患者使用乌帕替尼后出现的皮肤过敏反应,临床药师建议继续使用乌帕替尼,并密切监测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准予带药出院;出院后随访显示治疗有效、可耐受。结论 临床药师分析了英夫利西单抗与脓疱型银屑病的因果关系,通过皮损动态监测、治疗反应评估、药物方案优化等药学服务手段,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摘要目的 为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华法林后出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华法林后出现TEN的药学监护过程。临床药师根据Naranjo's评估量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判定该患者发生的TEN与华法林的关联性均为“很可能”;TEN评分(SCORTEN)为3分。针对患者出现的TEN,临床药师建议停用华法林,加强抗过敏处理,请烧伤整形外科协助诊治,同时加强监测;患者肾功能恢复后,建议将肝素更换为利伐沙班;患者感染控制后,建议停用抗感染药物。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准予带药出院,出院后随访未再发生类似反应。结论华法林致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TEN较为罕见,其机制不明确。临床应用华法林时需加强监测血常规、凝血图、肾功能、炎症指标;一旦怀疑为TEN,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同时通过加强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完善患者随访、优化治疗方案等,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评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新辅助及辅助化疗用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收集ICIs联合新辅助及辅助化疗(试验组)对比新辅助化疗及辅助化疗(对照组)用于早期TNB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Stata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共计1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 pCR)[RR=1.34,95%CI (2号(1.09,1.63), P=0.03]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阳性患者的p CR[RR=1.33,95%CI(1.16,1.51) 1 P=0.01 小淋巴结阳性患者的pCR[RR =1.56 95%CI (1.27,1.93), 一 3~4 级不良事件(AE)发生率[RR =1.07 95% CI(1.01,1.14), P= 0.04]、严重AE发生率 [RR=1.57,95%CI(1.31,1.87),P=0.03 、因AE停药发生率[RR=1.45, 95% CI(1.19,1.76), P=0.01?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PD-1/PD-L1阴性患者的pCR[RR =1.26 ,95%C1(0.98,1.62), P=0.08] 和淋巴结阴性患者的pCR[RR =1.14 95%CI(0.97,1.33) P=0.17]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Is联合新辅助及辅助化疗用于早期TNBC患者的疗效显著,且PD-1/PD-L1阳性和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获益更显著,但AE发生率较高。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卵巢上皮癌术后化疗指南/共识的方法学质量。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以及GIN、NICE、医脉通、AHRQ、CSCO、ASCO、NCCN等官网,检索时限为建库/建站至2025年3月10日。使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I(AGREE-II)对纳入指南/共识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指南/共识16篇。AGREE-Ⅱ评价的各领域得分分别为:范围和目的 85.07% 、参与人员 47.92% 、严谨性 57.49% 、清晰性 88.02% 、应用性 8.20% 和独立性 53.39% 。其中,14篇的推荐等级为B级,2篇为C级。按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研究类型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指南/共识的参与人员、严谨性、独立性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外( P<0.05 ;指南的参与人员、严谨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共识 (P<0.05) )。指南/共识推荐意见结果显示,B级指南/共识推荐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为I期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的首选辅助化疗方案;推荐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 贝伐珠单抗为 I~N 期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辅助化疗以及铂敏感复发性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化疗的首选方案;推荐非铂类药物单药 ± 贝伐珠单抗为铂耐药复发性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化疗的首选方案。结论卵巢上皮癌术后化疗的指南/共识总体质量不高;我国指南/共识的方法学质量相较于国外尚有差距,推荐意见与国外存在差异。建议完善参与人员、严谨性和独立性领域,根据卵巢癌的不同分期特点推荐治疗方案,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指南/共识。
摘要肾纤维化(RF)以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为特征,是慢性肾脏病的核心病理过程。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炎症小体与RF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系统阐述了NLRP3炎症小体在RF中的作用机制,并综述了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复方及中成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从而防治RF的研究现状。结果显示,单味中药(红果参、盾叶薯)、中药有效成分(莫诺苷、甘草素、迷迭香酸、木兰碱、褐藻胶等)、中药复方(补肾活血方、通络益肾汤、十指方、草藓分清饮)及中成药(苏茵解毒颗粒)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以拮抗炎症损伤,从而影响其激活的多条通路(NLRP3/胱天蛋白酶1/消皮素D、NLRP3/白细胞介素1β/Smad等)及相关上下游靶点,有效减少细胞焦亡、减轻氧化应激、促进线粒体自噬、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等,减少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进而发挥抗RF的作用。
摘要化疗是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中医四气理论在改善化疗致骨髓抑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寒性(黄芩、五倍子等)、凉性(女贞子、麦冬等)温性(人参、淫羊藿、姜黄、当归等)、热性(肉桂、乌头等)、平性(阿胶、枸杞、红景天、真菌)等不同性味的中药,其主要活性单体成分可通过减轻造血干/祖细胞的损伤、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调控信号通路等,修复炎症损伤,改善造血功能,发挥抗骨髓抑制作用。
摘要桔梗汤是由桔梗和甘草两味中药组成的经典方剂,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咽喉肿痛等呼吸道疾病。本文对桔梗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发现桔梗汤含三萜皂苷类、黄酮类、糖苷类、酸类等成分,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 D2 、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素等为主要药效成分;桔梗汤及其化学成分能通过抑制核因子KB、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并能通过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癌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桔梗汤及其加减方和复方组合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咳嗽、肺炎、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和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