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状态(DS)免疫相关基因(IRGs),并深入探讨免疫细胞浸润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状态中的作用。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数据集GSE67663,使用R软件对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通过 WGCNA分析筛选致病特征基因,与 DEGs取交集得到差异免疫相关基因(DEIRGs),对 DEIR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软件构建 DEIRGs的蛋白互作(PPI)网络,根据 Degree值筛选枢纽免疫基因。CIBERSORT算法评估对照组患者和治疗组患者免疫细胞浸润。对枢纽免疫基因与浸润性免疫细胞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通过对DSigDB 数据库的筛选,应用Degree值前10的基因预测候选药物,并突出显示了前10种重要药物。结果共得到142个DEIRGs。功能富集表明DEIRGs在细胞质翻译、核糖体亚单位、核糖体的结构组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细胞浸润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中的NK 细胞激活、CD8T细胞、CD4T细胞、静息树突状细胞等 23种免疫细胞存在明显差异。最后预测了过氧化氢、亚硒酸钠、胖屈嗪、GW-8510和长春新碱等潜在的化合物。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得出RPL23、RPS18、RPS3A、RPL7和RPL9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状态疾病中存在调节免疫细胞的潜在作用,而过氧化氢、亚硒酸钠作为潜在的治疗化合物,有望成为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及治疗药物。
摘要:目的 通过不同的在线数据集探讨 Prefoldin4(PFDN4)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和机制。方法 在TCGA 和GEO数据库检测PFDN4的表达,然后在蛋白水平和肝细胞癌细胞系中进行验证。表观遗传机制方面,通过MEXPRESS 分析 PFND4表达水平和启动子甲基化的相关性。利用Metascape对 PFDN4高、低表达组间差异基因相关生物功能进行富集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然后通过Cytoscape 筛选相关 Hub基因,并进一步构建相应的转录因子-Hub 与miRNA-Hub 基因网络。结果 PFDN4 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增加,并通过多个数据库(TCGA、GEO、HPA和DepMap)得到验证,PFDN4表达和启动子CpG位点(54207873)甲基化负相关。DESeq2分析发现,PFDN4高、低表达组间有552个的差异基因。Metascape 富集发现PFDN4表达水平可调节上皮细胞分化、胚胎器官发育、肺上皮发育以及交配和鞘脂类生物合成过程。PPI网络的MCOD 分析发现有8个显著的基因簇,其相关生物学功能主要与GPCR信号通路和上皮细胞分化相关。肝细胞癌中PFDN4表达相关的10 个 Hub 基因为 NTS、HTR2B、ADRA1A、TAC1、TACR3、GRPR、CCKBR、KISS1R、PROK1和 CYP3A4。使用 Netwaranyst预测到40个转录因子和38个miRNA可能和Hub基因相互作用。结论 PFDN4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FDN4表达相关潜在Hub 基因、转录因子和miRNA,可进一步用于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吴莱萸碱治疗胃癌(GC)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GC靶点,通过 Similarty ensembleapproach、SwissTarget Prediction、CTD和TargetNet数据库筛选吴莱萸碱靶点,取交集后得到对应靶点,构建韦恩图对吴莱萸碱治疗GC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将交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软件得到蛋白质互作(PPI)网络,验证其相互作用关系并筛选枢纽核心靶点,分析吴莱萸碱治疗GC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R语言"ClusterProfiler"插件实现交集靶点的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采用Chem3D、Auto Dock Tools以及Pymol软件对吴莱萸碱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得到14944个GC相关靶点,202个药物靶点,180个共同靶点。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有2115个生物过程(BP),103个细胞组成(CC)以及208项细胞分子功能(MF)。KEGG富集分析173条KEGG信号通路,如细胞凋亡调控通路、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 ??NF-κB 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PPI网络分析可知蛋白激酶B1(AKT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和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等18个关键靶点在蛋白质相互作用中起枢纽作用。度值最高的前10个核心靶点为AKT1、CASP3、BCL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因子-活化b细胞K轻链增强子(NFKB1)、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MYC)、肿瘤坏死因子(TNF)、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基因(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细胞介素1B(IL1B),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枢纽节点均与吴莱萸碱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吴莱萸碱主要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共同发挥治疗GC 的作用。
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究心血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心血通口服液主要成分和相关靶点,通过Drugbank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冠心病靶点基因,获取心血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的交集靶点,在 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根据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 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Pymol软件对心血通口服液有效成分与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和可视化处理。结果共筛选得到心血通口服液活性成分154个,与冠心病靶点基因的交集靶点145个,核心靶点主要有TP53、AKT1、STAT3、JUN、TNF,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蛋白质结合、酶结合及序列特异性DNA结合方面,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与Ca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除TP53与槲皮素外,心血通口服液关键活性成分与冠心病靶点受体蛋白结合稳定。结论心血通口服液可通过PI3K/AKT、MAPK、 Ca2+ 信号通路和相关核心靶点,抑制炎症因子的过度激活和脂质积聚,从而发挥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摘要:目的通过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关于儿童医疗救助政策主题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与系统梳理,以揭示近二十多年来儿童医疗救助政策的研究演进路径、核心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运用知识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两大平台收录的有关儿童医疗救助政策的文献进行发文机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 共得到文献581篇,其中WOS 500篇,CNKI81篇;WOS和CNKI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分别展现出“逐年渐增,增长迅速"和“波动起伏,增长迟缓”的特征;WOS和CNKI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为伦敦大学和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关键词共现显示,WOS研究关注的主要方向为儿童的各类健康问题;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中、英文文献研究主题与侧重点不同,WOS中儿童医疗救助政策研究相对系统化、体系化,聚焦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涵盖宏观与微观层面问题;而CNKI的研究热点主题划分模糊、混乱,过于关注残疾儿童群体,对其他弱势及需要救助的儿童群体关注不够。结论 尽管国内外在该领域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CNKI研究在发文数量、机构合作度以及研究深度等方面相较于WOS仍存在明显差距。当前国内研究仍面临跨学科交叉不足和研究方法落后等挑战,未来研究应进一步立足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机构交流和跨领域合作,不断拓展研究视角,以提升儿童医疗救助政策的研究水平和实践效果,助推“将儿童优先原则融入社会政策”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摘要:目的汇总分析上海市某肝胆专科三级甲等医院2018-2023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变化及病原体分布情况,为今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重点方向提供参考依据和科学指引。方法 通过该院院内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收集2018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信息资料,对医院感染发病率情况、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和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3年间医院感染平均发病率为 3.14% ,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 P<0.001 );内外科总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外科感染率普遍高于内科;感染部位主要为胆道和下呼吸道,占比分别为 36.16% 和 18.55% ;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比为 72.13% ,其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比为 22.52% ,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以屎肠球菌(D群)和粪肠球菌(D群)为主,分别为 6.75% 和 5.32% 。结论该院医院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得益于感染控制举措越来越完善;但是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随着手术量的增长而升高,还需要感染管理部门针对院感发生风险不同,分区分层更精细化地制定和落实院感防控措施;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居高不下,屎肠球菌(D群)和粪肠球菌(D群)成为该院感染新兴病原体,病原体的防控仍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摘要:目的分析2020-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 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的818例肺结核病例资料,统计 2020-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肺结核的病例类型与登记情况,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时间分布、性别、年龄分布、职业分布、户籍分布。结果 2020-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肺结核登记病例依次为297、283、238例,其发病量逐年递减,登记类型以新发病患者为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20-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肺结核分布呈季节性波动,春夏季高发,8月与3月病例数最多( 10.88%.9.78% ,2月最少(3.30% )。2020-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肺结核男性病例数多于女性( (P<0.05) ,高发年龄段为 ?60 岁 42.18% );高发职业为离退人员( 29.46% ),其次为农民 (25.18% )、家务及待业者 (24.69% );主要为本地户籍类型( 94.62% )。结论 2020-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肺结核登记病例主要为新发病患者,其发病量逐年降低,春夏季高发,以男性 ??60 岁、本地户籍人群最为常见,高发职业为离退人员、农民、家务及待业者。
摘要:本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蒙医传统方剂,构建了蒙医方剂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蒙医方剂推荐系统。该知识图谱作为系统数据源,整合了蒙医古籍《观者之喜》中的242首传统蒙医方剂数据,包含1124个节点和3363条边,覆盖了方剂、功效、成分和主治等关键实体及其相互关系。该推荐系统融合了 BERT-base-Chinese 预训练语言模型来处理文本信息,并综合运用余弦相似度、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和Jaccard相似度等多种相似度计算方法,以实现蒙医方剂推荐。系统在平均精确率(0.85)、召回率(0.792)和F1分数(0.82)上均表现良好,有效验证了系统的推荐效果。蒙医方剂推荐系统旨在为蒙医临床用药提供决策辅助,并为蒙医方剂的药物重定位与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为蒙医方剂的现代化研究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医院数据中心机房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要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平稳、不间断运行。模块化机房作为新一代数据中心部署形式,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降低基础设施对机房环境的耦合,提高了数据中心的整体运营效率。本文介绍了模块化机房的设计原则、功能特点、建设内容及应用效果,对医院新建数据中心机房起到参考和指引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病区的医疗质量及运营情况,了解不同类型病区的特征,为医院持续改善医疗质量和降本增效的管理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12个反映医疗质量及病区运营的管理指标,将低优指标转换为高优指标,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公因子,再通过 k 均值聚类分析对58个病区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病区的特征。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医疗效率、医疗负担、费用结构及治疗效果和医疗安全及服务地域广度4个维度的公因子,计算出各病区的公因子得分,通过 k 均值聚类分析将58个病区分为4类,不同病区在医疗效率、医疗负担、费用结构及治疗效果和医疗安全及服务地域广度4个维度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四类病区中,一类病区在医疗效率维度的因子得分较高,医疗安全及服务地域广度的评分较低,应提高外地患者住院服务的便捷性并加强宣传。二类病区患者的经济负担较低,医疗效率较低,应合理调控患者的住院天数。三类病区医疗安全度较高,但病情性质决定了再入院率偏高,应建立方便患者后续康复的随访机制。四类病区风险管理能力较强,但费用较高,该类病区应结合DRG政策做出管理调整。
摘要:目的 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6月就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丙肝患者128例,根据FIB-4指数将患者分为进展性肝纤维化组(50例)和非进展性肝纤维化组(78例),分析可能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饮酒史、病毒载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白蛋白(ALB)血小板/淋巴细胞(P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性别、基因型、合并肥胖、合并糖尿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合并脂肪肝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饮酒史、AST是丙肝患者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LR、ALB是保护因素。结论丙肝患者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较大、有饮酒史、较高的AST值、较低的PLR值和较低的ALB值增加丙肝患者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的风险。
摘要:目的 探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微小RNA-23(miRNA-223)水平及其对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KD患儿30例作为KD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 miRNA-223、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检测,比较对照组与KD 组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血清 miRNA-223和NT-proBNP、CRP的表达水平。结果 KD组血清 miRNA-223水平相较于正常儿童升高,但经过IVIG治疗后又下降( P<0.05) )。KD 组血清NT-proBNP水平、CRP水平相较于正常儿童升高,但经过IVIG治疗后又下降 (P<0.05) 。KD 组 miRNA-223水平与NT-proBNP及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与健康儿童比较,川崎病患儿血清 miRNA-223和NT-proBNP、CRP等指标均呈现高表达,且经治疗后,川崎病患儿上述指标水平均下降,血清 miRNA-223在川崎病患儿临床疗效预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头孢唑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及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2月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头孢唑肟治疗,研究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唑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气血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血清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呼气峰值流速(PEF)]。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6.67% )高于对照组 (75.00% )( P<0.05) ;研究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治疗后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 FVC,FEV1? PEF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头孢唑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 PCT,CRP 水平,提高患者肺功能。
摘要:目的 探究输尿管软镜与输尿管硬镜联合铁激光碎石术(HL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4年9月乐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上尿路结石病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软镜组(30例)与硬镜组(30例),软镜组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HLL治疗,硬镜组应用输尿管硬镜联合HLL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石清除率、二次碎石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肾功能[血肌酐 (Cr) )血尿素氮(BUN)]、术后并发症。结果软镜组结石清除率高于硬镜组,二次碎石率低于硬镜组( (P<0.05) 。软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硬镜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硬镜组 (P<0.05) 。两组术后CRP、WBC指标高于术前,但软镜组CRP、WBC指标低于硬镜组(P<0.05) 。两组术后1周 Cr,BUN 指标低于术前,且软镜组 Cr,BUN 指标低于硬镜组 (P<0.05) 。软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硬镜组 (P<0.05) )。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HL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良好,其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对患者肾功能具有积极改善作用,整体效果优于输尿管硬镜联合HLL方案。
摘要:目的 分析麻杏石甘汤在支气管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3年2月-2024年2月我院诊治的70例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 + 麻杏石甘汤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 82.86% 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 94.29%(P<0.05) ;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更短( (P<0.05) ;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0 FEV1. 、FEV/FVC更高 (P<0.05) ;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主症、次症评分更低 (P<0.05) ;另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 8.57% 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 (5.71%)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可提升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摘要:目的 调查上海市松江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病后运送到达医院就诊的时间、溶栓、康复情况,分析脑卒中健康管理对就诊时间、溶栓、神经功能的影响,并对松江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脑卒中健康管理的开展提出建议。方法 我院自2022年6月开始启动脑卒中健康管理,将2020年6月-2022年5月住院的AIS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年6月-2024年5月住院AIS 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二组AIS患者的人次数、卒中相关知识知晓率、120使用、就诊时间、溶栓率、14dNIHSS评分和mRS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人次、卒中知识知晓率、120使用率、溶栓率较对照组增多,就诊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统计学意义显著 (P<0.01) 。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mRS评分较对照组低,统计学意义显著 (P<0.01) 。结论开展脑卒中健康管理可增加卒中早期就诊率,缩短就诊时间,提升溶栓率,改善神经功能。脑卒中健康管理还要加强卒中危险因素的管理,做到关口前移,加强医院与院前急救系统的密切合作,完善医院急救体系,强化急诊医生救治技能。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奉新县中医院收治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医院常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肽及 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 2h 血糖(PBG)水平,并观察组不同病变类型血清C肽、HbA1c水平差异,分析血清C肽、HbA1c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HbA1c、FBG、PB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C肽较对照组低 (P<0.05) 。单纯糖尿病患者的HbA1c以及血清C肽水平均高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P<0.05 );而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HbA1c以及血清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血清C肽与HbA1c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高于血清C肽、HbA1c单一诊断 (P<0.05) 。结论 血清C肽与HbA1c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黄体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月经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鹰潭贤泽第三医院和吉水县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研究组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 (E2) 、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月经情况(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头晕、阴道不规则出血、乳房胀痛)。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6.67% )高于对照组 (73.33%)(P<0.05) ;两组治疗后 LH,E2,P,FSH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性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后月经量较治疗前减少、月经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月经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黄体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月经情况,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摘要: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在儿童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2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WBC、CRP、PCT、IL-6水平检测,比较两组 WBC、CRP、PCT、IL-6水平以及阳性检出率,并以影像学检查及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统计 WBC、CRP、PCT、IL-6 单独检验和联合检验在儿童肺炎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PCT、CRP、IL-6、WBC水平及PCT、CRP、IL-6、WBC阳性率均较对照组升高( P<0.05 );PCT、CRP、IL-6和WBC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PCT、CRP、IL-6、WBC 的单独检测( P<0.05, 。结论PCT、IL-6、WBC及CRP检测在儿童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获得较高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因此可为临床诊断疾病、后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证据。
摘要:目的研究全程化药学服务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NICM)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以2024年1月-6月于遂川县人民医院行CT增强扫描的66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注射过程中,对照组行常规药学监护,观察组则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比较两组血管外渗、急性不良反应、对比剂后急性肾损伤(PC-AKI)及迟发性、晚发性不良反应、受检者满意度、影像学医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管外渗发生率( 6.06% 低于对照组 (24.24%)(P<0.05) 。观察组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 (3.03% )低于对照组 (18.18%)(P<0.05) 。观察组PC-AKI及迟发、晚发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受检者满意度、影像学医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全程化药学服务在NICM应用中具有确切临床作用,可有效降低血管外渗、急性不良反应、PC-AKI及迟发性、晚发性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受检者与影像学医师的临床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究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合并黄斑水肿(ME)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会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RVO合并ME病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组(30例)与联合组(30例)。激光组行视网膜激光治疗,联合采用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后1个月)视功能[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症状改善时间(伤口渗液吸收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黄斑水肿消退时间)远期疗效(视力下降率、RVO复发率、ME复发率)。结果联合组近期改善率高于激光组( (P<0.05) 。治疗后1个月,两组BCVA大于治疗前、CMT小于治疗前,且联合组BCVA大于激光组、CMT小于激光组( (P<0.05) 。联合组伤口渗液吸收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黄斑水肿消退时间短于激光组( (P<0.05) 。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视力下降率、ME复发率低于激光组 (P<0.05) 。结论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RVO合并ME 效果确切,其近期疗效理想,可改善患者视功能,加速症状消退,减少视力下降及ME复发风险。
摘要:目的 观察曼月乐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对月经量和子宫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一2024年1月吉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曼月乐治疗,研究组应用曼月乐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月经量情况、子宫体积、不良反应(阴道流血、腹痛、感染、经期延长)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治疗后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治疗后1、2、3个月子宫体积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曼月乐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月经量情况,降低子宫体积,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银质针联合Maitland手法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丰城市中医院收治入院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Maitland手法治疗,试验组应用银质针联合Maitland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AROM(屈曲、内旋、外旋)Lyshlom评分(疼痛、不安定度、肿胀度、跛行、楼梯攀爬、蹲姿、使用支撑物、闭锁感)。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治疗后AROM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治疗后Lyshl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银质针联合Maitland手法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 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4年6月赣州市赣县区中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水平[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 (Hb )、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凝血功能指标水平(PT、D-D)、不良反应(头疼、恶心呕吐、便秘)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6.67% 高于对照组( 73.33% ( P<0.05) ;治疗后,研究组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RBC、PLT、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 (PT,D-D)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3.33% )低于对照组 (20.00%)(P<0.05) 。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促进创面修复,改善凝血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手法复位微创 PFNA 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及对血清NE、AngI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3年12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7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38例。对照组应用牵引床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应用手法牵引闭合复位微创 PFNA 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行走的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不同时间点髋关节功能评分、应激反应水平[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I(AngⅡI)、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手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更低(20 (P<0.05) 。结论手法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自拟补肾养血膏方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2月广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采用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药物常规方案辅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拟补肾养血膏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康复指标(首次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评分、血清学指标水平 (BMP-2,IGF-1,VEGF)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术后2、4、6周,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术后,研究组血清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自拟补肾养血膏方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抗核抗体(ANA)、抗核抗体谱(ANAs)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4年1月-11月收治的57例AI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为AID组,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A)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8例、干燥综合征(S)17例,另取同期收治的50例非AID患者设为非AID组,两组均开展ANA与ANAs检测,比较AID组与非AID组ANA、ANAs检测结果,分析ANA、ANAs及其联合检测对AID 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统计ANA、ANAs及其联合检测对不同AID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AID组ANA、ANAs检测阳性率高于非 AID组( P<0.05) ;ANA联合ANAs检测对AID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其单独检测( P<0.05: ;ANA联合ANAs检测在RA、SLE、SS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其单一检测( P<0.05 )。结论ANA与ANAs检测在AID筛查具有确切检出作用,其联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在该病鉴别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4年8月乐平天湖医院收治的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35例以及同期同例数的非感染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开展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组全血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以及观察组单纯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单纯血常规检验、两种方法联合检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并比较观察组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间各项指标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全血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联合检验的特异度为 100.00% 灵敏度为 96.55% 阳性预测值为 100.00% 阴性预测值为 85.71%, 准确性为 97.14% ,分别高于单纯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 66.67%×86.21%?92.59%?50.00%?82.86% 和单纯血常规检验的 50.00%×79.31%×88.46%~33.33%~74.29%(P<0.05) ;全身感染患者中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局部感染患者( (P<0.05) ,但二者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感染性疾病患者机体中的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指标均呈高水平表达,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且联合检验可进一步提升感染性疾病检出灵敏度与准确度,减少误诊或漏诊,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1,3)- ?{β -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流水线式全自动酶联免疫工作站检测,以真菌培养结果为黄金标准,比较不同真菌培养结果患者血清(1,3)- β -D-葡聚糖水平、血清(1,3)- β -D-葡聚糖检测诊断效能、不同诊断方法检测时间、与真菌培养结果诊断一致性以及ROC 曲线。结果真菌培养结果阳性患者血清(1,3)- ?β-D- 葡聚糖水平高于真菌培养结果阴性患者( (P<0.05) 。血清(1,3)- ?{β -D-葡聚糖检测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为 90.91% ,特异度为 84.13% ,准确率为 85.88% ,阳性预测值为 66.67% ,阴性预测值为 96.36% 血清(1,3) -β -D-葡聚糖检测时间短于真菌培养方法检测时间 (P<0.05) 。血清(1,3)-β -D-葡聚糖检测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结果与真菌培养方法诊断一致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依据ROC曲线分析,血清(1,3)- ?β -D-葡聚糖检测诊断深部真菌感染AUC大于真菌培养诊断 (P<0.05) 。结论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检测简便、快速、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可作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疗效判断指标。
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EP)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2年10月-2024年6月万年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E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次开展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测,比较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的EP影像特征检出率,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检测的诊断结果,另统计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对不同 BMI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阴道超声的EP影像特征检出率(不均质低或高回声团、子宫内膜增厚、宫腔积液、血流信号异常)高于经腹部超声( P< 0.05);经阴道超声对EP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部超声,误诊率、漏诊率低于经腹部超声( ?-(-0.05)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BMI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经腹部超声( P<0.05) 。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测在EP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影像检出作用,可降低其误诊、漏诊风险,对不同BMI患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摘要:目的研究平卧位与站立位下腹加压联合检查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9月-12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60例疑似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以手术诊断为标准。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单纯平卧位超声检查(对照组)平卧位与站立位下腹加压联合超声检查(试验组),比较两种方法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检出率、诊断效能、诊断准确率及与手术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检出率( 88.33% )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73.33% 0 P<0.05) ;试验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阴性预测值低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高 ′Kappa=0.905,P=0.964) ;ROC曲线显示,试验组AUC面积(0.896)大于对照组的AUC面积 (0.783)(P<0.05), 结论平卧位与站立位下腹加压联合检查可提高超声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效能,预防漏诊或误诊情况,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摘要:目的研究延续阶梯式饮食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2023年5月湖口县人民医院行LC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延续阶梯式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道功能[胃肠道症状评估量表(GSRS)]饮食依从性、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GSRS评分(腹痛、消化不良、腹泻、反流、便秘)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GSRS评分(腹痛、消化不良、腹泻、反流、便秘)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饮食依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干预后WHOQOL-BREF、GIQLI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WHOQOL-BREF、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延续阶梯式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LC患者的术后胃肠道功能,提高其饮食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摘要:目的研究双轨道互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自我效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一2023年12月安义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双轨道互动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血压波动情况[昼夜收缩压波动值(△SBP)、昼夜舒张压波动值(△DBP)]、遵医情况、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健康行为[健康行为量表(HPLP)]。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 mSBP,mDBP 水平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mSBP、mDBP水平更低( (P<0.05)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SBP△DBP值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SBP、△DBP值低更低(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遵医优良率更高( (P<0.05)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GSES、HPLP评分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GSES、HPLP评分更高( (P<0.05) 。结论双轨道互动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其血压波动,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效能及健康行为。
摘要:目的 研究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临床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年1月-2023年5月我院诊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配合度、肺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水平、呼吸困难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总配合度的80.00% 比较,观察组总配合度更高,占比为 96.67%(P<0.05) ;观察组干预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FVC; 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 (P<0.05) ;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 86.67%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占比为 100.00%(P<0.05) ;观察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关系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MMRC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可提升慢阻肺患者临床配合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呼吸困难指数,进而实现较理想的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1月我院诊治的70例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营养状况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营养状态评分、肾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干预后营养状况指标比较,观察组干预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更高( (P<0.05) ;与对照组WHOQOL-100评分、营养状态评分比较,观察组干预后WHOQOL-100评分、营养状态评分更高( (P<0.05) ;与对照组肾功能比较,观察组干预后BUN、Scr水平更低( P<0.05) ;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 17.14% 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占比 5.71%(P<0.05) 。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改善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肾功能恢复,纠正患者营养状态,具有较理想的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安义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方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活力状况、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关节活动度、患肢肿胀程度、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掌握、自我护理技能)、康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而患肢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可以缩短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患肢肿胀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乙癸同源"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形成了“肾病肝治”“肝病肾治"和"肝肾同治"的治疗法则。研究表明,“补肾法”具有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抗肝脏纤维化、提高抗病毒疗效等优势,且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本研究基于“乙癸同源"理论综述“补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中西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摘要:乳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显著的生物学异质性,包含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特征和临床表现的亚型。近年来,对于乳腺癌转移机制的深入探究揭示了其复杂性,转移性病变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针对骨、肺、肝和脑等主要转移靶器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本文主要概述乳腺癌的分子分型,重点阐述乳腺癌转移性病变的主要靶器官以及治疗进展,探讨乳腺癌转移性病变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乳腺癌相关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摘要: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证据表明,miRNA在CV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icro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由18\~25个核苷酸构成,通过与目标靶基因的 3′ 非编码区结合来调控转录后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物进程。miRNA-29家族是miRNA中的一员,参与维持动脉的完整性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调控、心肌纤维化、心房颤动、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等病理过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iRNA-29与CVD的相关研究,阐述了miRNA-29作为CVD预防、治疗和预后观察的潜在标志物的可能性,以期为诊断、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不仅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为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社会功能。正因如此,深入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重要热点。尽管LDH的发病机制存在多种学说,但炎症浸润始终是贯穿其病理过程的核心环节。现有研究表明,TLR4/NF-KB信号通路是介导炎症反应的一条关键通路;同时,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免疫细胞,通过释放炎症介质参与免疫调节,在炎症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可极化为M1和M2两种表型:M1型主要释放大量促炎因子,诱发炎症反应及神经毒性效应;而M2型则通过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发挥抗炎作用并促进内环境稳态的恢复。因此,研究TLR4/NF- κB 信号通路调控LDH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抑制神经性炎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概述LDH的发病机制,并对TLR4/NF- κB 信号通路、通路系统、小胶质细胞活化与LDH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