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水旱灾害防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是水利部门的天职。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极端天气明显增多,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呈现出愈发明显的突发性、反常性和不可预见性。2024年,长江流域出现集中梅雨、极端局地强降雨和罕见涝旱急转等不利情况。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流域
摘要:2024年6月28日,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中下游形成。在洪水应对期间,随流域洪水形势发展滚动开展洪水预报支撑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同时在调度边界调整后及时滚动更新洪水预报,逐步提升了预报精度。通过对发布的洪水预报精度和水库群拦蓄过程进行统计,采用多种水文学、水力学方法对水库调度过程进行了还原并量化了防洪效益。复盘结果表明:提前5 d预报城陵矶以下河段将形成全线超警态势,提前4 d预报长江
摘要:2024年主汛期,长江2024年第1号、2号洪水在长江干流相继出现,合理开展洪水预报及水库调度,是统筹兼顾长江上、下游防洪需求及三峡水库库尾淹没风险控制的关键。概述了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的雨水情发展阶段,总结了暴雨洪水特性,解析了洪水组成特征,评价了长江干流主要站点水情预报精度,聚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量化了2号洪水期间水库调度效益。结果表明:2号洪水期间降雨落区重
摘要:2024年7月中旬,汉江发生2024年第1号洪水,长江水利委员会精准预报、科学调度,有力保障了流域防洪安全。通过分析洪水的发展过程、洪水预报与水库调度等,解析了汉江此次编号洪水的洪水特点、水文预报精度及水库调度效益。结果表明:1号洪水期间,汉江流域发生约5 a一遇洪水,其中丹皇区间发生了超20 a一遇大洪水,丹江口等水库适时拦洪错峰,发挥了巨大的防洪作用,显著减轻了汉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经水
摘要:为了优化和提高洪水预报的准确性,需要通过评估2024年长江流域洪水期间不同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对面雨量的预报效果,理解目前业务模式的预报能力,通过对多种数值模式(EC、GRAPES-GFS、NCEP、GERMAN及日本模式)进行降水预报的TS评分及平均绝对误差检验,分析不同模式在长江2024年第1号、2号洪水期间面雨量预报中的表现。结果表明:① 在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期间,EC模式在降水预报
摘要:为提高梅雨期强降雨过程的预报水平,利用长江流域逐日雨量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4年长江中下游梅雨集中期异常特征及其大尺度环流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与2016年梅雨集中期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 2024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月17日至7月2日为梅雨集中期,期间发生4次强降雨过程,主雨区均位于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及两湖水系中北部;7月2日后主雨区北抬至长江干流北部,梅
摘要:围绕汉口站水位预报精度提升问题,开展了鄂东北来水对汉口站水位顶托量化研究。复盘了2024年汉口站水位发展过程及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趋势,辨析了汉口站水位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了鄂东北来水对汉口站泄流能力的影响,并以2014年以来鄂东北合成来水顶托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公式和多元回归方法,以鄂东北合成来水涨幅、汉口站当下水位量级以及该量级下水位上涨1 m时对应的流量变幅为变量,构建了汉口站水位顶
特邀作者简介 左其亭,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教授(二级),博士,郑州大学黄河生态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院长、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水循环模拟与水环境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兼任国际水资源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学术职务,担任多个期刊副主编、编委。主要从事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主持研究项目61项,出版学术专著18部,发表学术论文520余篇,获得中国百篇最具影
摘要:大坝建设与水库蓄水明显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条件,使得坝前区域流速减缓、水位显著升高,进而影响库区物质循环模式。然而,目前关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调度影响下的垂向水体理化特征变化情况仍不清晰。为此,2022年1月(冬季)和7月份(夏季)分别对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3座水库坝前垂向水体进行分层采样,分析坝前垂向梯度下水温和溶解氧浓度的分布特征,并探究不同时期垂向光、热、氧特性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①
摘要:沉积物中的氮磷释放严重影响河流水质,为揭示牛栏江沉积物中氮磷及有机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测定了牛栏江23个样点的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及有机质(OM)含量,分析其时空分布,并运用污染指数法评估了污染现状。结果表明:①牛栏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TN、TP和OM均值分别为0.20,1.58,65.45 g/kg,支流均值分别为0.39,1.77,86.39 g/kg,呈现一定的空间异
摘要:为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掌握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特征及其潜在污染风险尤为重要。以赣江南昌市(西湖区段)的两个饮用水水源地断面(青云水厂、朝阳水厂)及其上下游断面作为研究主体,通过调查分析各断面水环境现状、推演水源地上游污染衰减扩散过程,根据GB 3838—202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研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水平;通过解析水体沉积物磷释放速率与磷形态特征,评估磷内源释放对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风险。
摘要:自2014年水利部组织实施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以来,保定平原地下水位逐步回升,然而地下水化学要素及质量变化缺乏系统研究。以2014~2022年采集的217组保定平原浅层地下水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及主要控制因素,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
摘要:在当前国土空间管控的大背景下,乡镇中小河道治理受制于国土空间要素冲突、交叉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影响以及当地村民公共意识不足等有形和无形的难点,在调研总结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乡镇中小河道治理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河道建设推进迟滞、运行管养成本高的原因,继而提出治理对策:① 加强国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要素全局规划、整体优化;② 制定分层次分期实施计划,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复合利用实施
摘要:脉冲电场在鱼类行为调控方面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意义,但当前研究大多聚焦于脉冲电场参数对鱼类拦截率、昏迷率等表观效果指标的影响,而对鱼类感应和折返行为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基于静水水槽实验,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脉冲电场强度、脉冲频率和占空比等关键脉冲电场参数对鳙鱼幼鱼感应和折返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影响实验鱼类感应距离和折返距离的脉冲电场参数由大到小依次为脉冲电场强度>脉冲宽度>脉冲频率;
摘要:漂流性鱼卵在长江上游高速水流(2~4 m/s)中迁移和孵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与河流中航行的船舶、江中的岩石、河床的砂石等表面发生碰撞。这类碰撞冲击可能损伤鱼卵,影响其正常孵化,甚至造成死亡。通过自由落体试验,研究了不同碰撞速度、撞击表面(水、砂、石)、发育程度等因素对天然鱼卵和人工养殖鱼卵孵化的影响,并获得了不同环境条件下鱼卵承受碰撞冲击的速度阈值。结果表明:人工养殖鱼卵代替天然鱼卵用于试验
摘要:为定量评估福建省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利用遥感生态环境指数(RSEI)分析了1990~2022年福建省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环境因素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 1990~1995年福建省生态环境质量呈 “东南优西北差”的空间格局,从2000年开始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逐渐增加,2010年后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② 1990~1995年、2005~2010年、2010~2015
摘要:水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如何在促进经济效益的同时减轻其环境影响,特别是通过优化生态补偿机制来协调这一关系,仍需深入探讨。以黄河上游玛尔挡水电站为案例,采用生态价值当量法核算该水电站影响区2015年和2021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结合土地利用遥感数据预测蓄水后(202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提出合理的生态补偿参考方案。结果表明:20
摘要:为探究生态恢复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碳汇效应的响应关系,以2000年和2020年贵州省清镇市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类型数据等空间地理信息为基础,从空间大尺度范围估算坡耕地、草地、灌木林地、乔木林地植被碳储量;并测定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储量、溶蚀速率和土层CO2浓度,从植被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岩溶作用强弱3个方面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固碳成效。结果表明:① 2020年4种
摘要: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随着水库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及库区地形条件的变化,需要在新边界下实现对库区沿程水面线的精确模拟,为三峡水库调度决策提供快速辅助支持。结合实测水位-库容曲线,构建了基于库容实时校正的三峡库区河道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解决了河道大断面概化无法真实表征天然河道槽蓄能力的问题,并采用试验性蓄水以来多场洪水实测水面线过程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结果表明:沿程多站点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的平均
摘要:适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是确保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科学、客观的关键。为识别影响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关键因子,并探索高效的评价方法,以2020年中国各地区指标数据为基础,结合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从经济、人口、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0项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障碍度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筛选关键指标,对4种单一评价方法(熵权-TOPSIS、熵权-线性加权、模糊综合评价和因子分析法)和3种
摘要:为有效应对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引起的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精准评估水资源承载力(WRCC)、探索水资源合理利用模式至关重要。综合考虑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提出了耦合熵权TOPSIS法与系统动力学(SD)的水资源承载力模拟评价模型;以西南超大城市成都市为研究区,结合情景分析,模拟分析了成都市2019~2035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现有水资源不能满足成都市当前发展模式
摘要:深部破裂在中国西部深切峡谷地区的岸坡深部岩体内广泛发育,其工程地质特性与发育分布特征对坝基岩体安全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以叶巴滩坝址区岩体内深部破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拱坝附近岩体深部破裂发育基本特征与工程地质特性,对深部破裂成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投影统计实测法分析了深部破裂发育程度与岩体连通率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深部破裂带位置岩体节理裂隙形成的新潜在滑移面的特征;基于JRC-JCS模型与
摘要:城市输水工程建设已成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完善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但受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地下管线及地表市政交通、房屋等多因素制约,为释放地表及浅层地下空间资源,越来越多的城市输水工程采用深埋布置方式。以深圳市正在规划建设的城市深埋输水隧洞工程为依托,详细分析了勘察设计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并介绍了如何系统解决城区复杂勘察环境下选线选址、建筑物选型、超深超大基坑结构稳定、深埋隧洞检修与运维
摘要:土的先期固结压力(pc)是描述土体受力历史的重要指标,用卡萨格兰德(Casagrande)作图法求解土的先期固结压力通常受人为因素影响且计算较为复杂。为此,通过研究卡萨格兰德经验作图法已有成果,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并用计算机编程加以实现。该方法将采集的数据点分段定义为贝塞尔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求解出贝塞尔曲线定义式,然后再计算每一段曲线曲率点,最后相互比较即可得出曲线最大曲率点。该方法通过编制
摘要:阻水比是跨河桥梁防洪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而现有规程中阻水比的定义仅考虑阻水面积,没有考虑流速分布对阻水程度的影响,造成当河道主槽和边滩发育时计算的断面流速分布差异性较大。根据桥梁阻水引起的局部水头损失近似与水体流速平方成正比的关系,将建桥前桥墩处水体流速与桥址处全断面水体平均流速之比的平方作为流速权重系数,用以修正桥墩阻水面积,从而改进阻水比计算公式,并应用于实例验算。计算结果表明:① 位
摘要:目前隧道抗拔桩抗浮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单桩的承载机制上,但工程实践中隧道抗拔桩通常设计为群桩形式。依托浙江省衢州市荷一路过江通道工程,设计了考虑水位变化的隧道-群桩模型试验,同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对桩周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群桩承载机制及群桩效应展开研究。模型试验研究发现:桩体侧摩阻力的发挥从上而下是一个先增大到最大值而后减小的过程,达到极限状态时桩身侧摩阻力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以上;相比单桩,
摘要:为了推广装配式挡土墙在边坡支挡中的应用,设计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该新型挡土墙由实心混凝土预制块拼装而成,预制块间采用榫槽及水泥砂浆粘结进行连接;将其进一步细分为A、B两种类型,挡墙A预制块留预制孔,并在拼装完成后整体插筋灌浆,挡墙B预制块不留预制孔。开展了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现场试验,研究挡土墙的整体变形和上下预制块连接处的局部变形,验证榫槽结构和水泥砂浆粘结的可靠性;揭示挡土墙的位
摘要:为满足更高质量的建设要求,圆形水工隧洞衬砌结构形式在向多层衬砌叠合受力的方向转变。但目前仍缺少能精确量化隧洞围岩和多层衬砌共同承载时荷载分配的计算模型。为此,采用平面弹性复变函数理论的幂级数解法,基于围岩-衬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输出围岩和衬砌内任意位置处的应力分量;通过边界条件验证以及与数值解对比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并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为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
摘要:为弥补电法在堤坝病害探测中定位能力不足的缺陷,研究瞬变电磁法对土石坝渗漏隐患的响应规律尤为重要。通过构建大坝地球物理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元法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渗漏带在不同电性特征、埋深条件下,瞬变电磁场的扩散过程及感应电动势衰减曲线特征,进一步分析了获取的异常响应曲线、视电阻率曲线及视电阻率剖面。结果表明:瞬变电磁对渗漏隐患响应明显,明确了坝体内部瞬变场的扩散规律;渗漏带瞬变电磁响应
摘要:三峡大坝左厂1~5号坝段和右厂24~26号坝段分别位于左右岸山体缓坡地段,坝后式厂房布置形成了临时坡高67.8 m、永久坡高39 m的高陡边坡,岸坡坝段深层抗滑稳定一直是三峡工程的重大工程问题之一。在梳理上述岸坡厂房坝段工程地质条件和前期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运行期大坝及坝基变形、渗压等监测成果,分析多种工程措施下的运行效果;并基于渗流实测数据,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参数反演、非线性
摘要:构建合理在线监控模型是实时掌控大坝安全性态的重要保障。针对LSTM模型受多参数组合影响、最优参数泛化能力弱、人工选取参数难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学习率、分块尺寸、最大迭代次数和隐藏层单元数等关键参数对大坝安全在线监控模型精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融合非线性惯性权重、收缩因子及柯西扰动项的粒子群优化改进算法(IPSO),并与LSTM模型耦合构建了针对大坝安全监控的IPSO-LSTM模型。工程校验表明:
摘要:变形监测是大坝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针对SAR卫星在拱坝变形监测中无法采用传统数字地形获取坝体侧面高程相位的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点云的高分辨率SAR卫星监测拱坝变形方法。该方法通过距离-多普勒模型对朝向雷达方向的坝体三维点云进行坐标转换,并结合干涉对基线信息对坝体高程进行精确仿真,最后进行坝体视线向-水平形变投影,以实现毫米级精度的拱坝形变场提取。该方法的实例应用显示,观测到的坝体水平变形
摘要:研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效率对移民收入的影响,探讨环境变量对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及移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可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以广东省云浮市3个样本县2016~2020年的相关数据为例,采用DEA三阶段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移民扶持资金作为投入指标,移民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并引入人均GDP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环境变量,
卷首语………………刘冬顺 “智慧水利与数字孪生水利”专题 面向数字孪生的水利专业模型构建关键技术………………唐海华,黄瓅瑶,张振东,冯快乐(3.1) 多维图形引擎融合研究与应用………………杨礼国,刘秋燕,郑利龙,赵宇璇,朱欢丽(3.6) 数字孪生秦淮河流域防洪四预平台建设与应用………………叶瑞禄,左翔,刘修恒(3.13) “堰塞湖风险处置与综合利用”专题 堰塞湖应急抢险技术综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水利水电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民生福祉,还会影响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率。在此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市场营销策略必须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需要遵循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原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营销策略的制定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呈现出高速发展趋势,且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直接影响了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其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满足了广大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应用》一书重点讲解了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方法,展示了不同学校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应用成效。阅读该书对理解人工智能在教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浪潮中,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快速迭代的技术前沿,高等教育亟需调整和优化教育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构建一套融合发展与创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近年来,许多高校意识到,单一的创业课程或理论知识的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不仅记载着人类的发展轨迹,更是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究高中历史教学核心问题的素养化改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历史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认识到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种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判断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社会热点和历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多元化建设与实证研究》一书重点研究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体系的构建理论与实证。在具体的结构安排上,该书首先简要阐述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基本理论;其次,分别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运行与组织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服务信息保障体系、财政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的建设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从内容来看,该书共包括九章内容。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基本理论,介绍了相关的概念以及公共体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中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但同时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这一群体在信息时代下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思政教育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且复杂。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更加贴近实际、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思政课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中职院校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浪潮和多元文化冲击下,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为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高等教育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通过经典诵读、文化讲座、艺术鉴赏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领略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