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菲,资深田野调查者,专注于乡村和自然领域的散文写作,出版散文集《雨中山果落》《元灯长歌》《客居深山》等四十余部。曾获三毛散文奖、百花文学奖、芙蓉文学双年榜、储吉旺文学奖、方志敏文学奖、江西省文学艺术奖,及《北京文学》《长江文艺》《山西文学》等多家刊物年度奖。 野猪之死 七舅藏身在老樟树上,对着公野猪,啪嗒,引燃了火绳子,射出三颗钢珠,击中了公野猪脑壳。脑壳飚射出血,公野猪“嗷嗷嗷”叫,向
周丽薇,女,云南华坪人,现供职于,业余从事诗歌创作,有作品散发于《奔流》《壹读》《华坪文艺》等刊物。 无法提及 我透过窗 目之所及 是那束紫色的温柔与深情 揉进阴霾的天空里 心底最深处藏着的那缕紫色 偷偷地扎了根 沥沥的雨 她显得格外阴郁 是我穿过云海与远帆留下的泪 亦是我流连人海的情愫 那一朵朵 淡紫、浅紫、深紫、越来越暗直至枯萎 是我浮沉时光的依恋 亦是我忘却
历史上丽江西部巨甸、塔城一带称为“花马国”,属古塔城范畴。包括金沙江对面的香格里拉市上江乡和五境乡。在方圆十五公里内有:德良江心岛、良美鸡公石、达来寺、神川都督府遗址、隋唐铁桥遗址、塔城关、五境水帘洞、启别纳西神树、元代临西县城遗址、滇金丝猴、来远寺、达摩祖师洞十二景,今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德良江心岛 德良江心岛坐落于巨甸镇德良村,是金沙江碧水环绕的一座面积约三百亩的天然岛屿,其前身本为沙坝,
今早醒来发现房间里面黑沉沉的,以为时候尚早,摸出手机一看竟然已经快八点了,因着下雨的缘故我错判了时间,但紧接着又觉得无比享受这个雨天,世界被无边的雨幕笼罩,耳边只有沙沙的雨声,内心是前所未有的宁静。打开天气预报,看到未来半个月全是小雨或中雨,便知丽江的雨季已经正式开始了。 丽江百分之八十的雨都集中在了夏天,而其他时候的雨,虽然各不相同,但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味道。 春天的雨一般是静悄悄的,在
1 二十年后,我去看望诗人陈恳。盛夏时节,新修的小学校披着满满的阳光,充满了生机。要知道,二十年前,这个学校还是当时最差的学校,离集镇远,气候恶劣,设施不齐。那时,是教师被“发配充军”的地方,其他条件好的学校里,如果有教师触犯条令或是教学成绩低劣,结局便是调到这所学校里来。那时,我和陈恳都在集镇上的学校里任教,我们的教学成绩都非常不错,很受学生家长欢迎。 陈恳后来为什么调去楠木,其实与教学成绩
秦依然的微信里出现一个陌生人,让她纳闷了好一会儿。秦依然的微信好友不过一百来人,构成以同事、朋友、亲戚、同学为主,都是能叫得上名字,想得出样子,分得清男女的。可是,眼前这个叫“石头”的姓什名谁?是男是女?长什么样?秦依然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 秦依然平时是很少在微信上跟人聊天的,这个“石头”之所以引起她的注意,是因为他刚发的一条朋友圈,严格地说,是此人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这个微信公众
朱竹园历史上一直属朱祠,因郑小兰门前的那片竹园而得名,与朱祠隔着一个田冲。这里原住着五户人家,有两户人家在城里安了家再也没来过,有户人家在香溪镇安了家,虽回来过几次但再也不住这里了,有个五保户自打前年进了镇敬老院也没回来过,如今的朱竹园只住着郑小兰一户,而且平日也只住着她一人。只有过年时,她的在省城卖馄饨的儿子儿媳和带到了省城上学的孙子回来,朱竹园才有短暂的热闹。 如今的乡村田地都流转了,留守在
我新租的房子,。 小巷不深,散步慢走,七八分钟便可以从这头走到那头。 一条小溪从远山来到镇郊再汇入几条小溪便成了一条小河,轻柔舒缓地穿过小镇,不舍昼夜。 小巷里的人建房时紧靠着河堤掏基础,直掏到底,再花大力气砌挡墙。一幢接一幢小楼肩并肩矗立起来,其间唯余三米左右的一线蓝天,那便是河道。从此这里水声潺潺,两岸垂柳依依。 我在出租房内临河的窗前摆了一张小桌子,听着水声写作,大概是这灵动的河水激
童年时我就认识牵牛花,只是一直不知道它与牛有何牵连。曾自以为牵牛花的藤蔓细长,很有韧性,可以像绳子一样拴着牛鼻子,牵着牛走。其实不然,牵牛之名出自南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易药,故以名之。”说有人病重,久治不愈。后以牵牛的种子入药,才得以痊愈。便牵牛前往答谢,以牛充作酬资,故而有牵牛谢药的典故。牵牛花也因此得名。 因此,我去看了牵牛的种子。寒冬时节,篱笆上,矮树上,仍旧缠
午后,两点多钟,妻子接到妻弟打来的电话,说岳母过世了。当时我大吃一惊,而妻子近乎疯狂地喊着:“妈……!”嘴角泛着白沫,我下意识地扶着妻子抖动的身子,她才没有倒下去。打电话,找出租车,回家,来不及准备什么,妻子叮嘱我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这一切… 出租车在乡间路上飞快地奔驰,扬起尘土,妻子在车内抽泣着 这是标准的农村院子。民房、矮墙、土地。秋日的午后,阳光还是那么执着,火辣辣地照着寂静得有些疹人的院
七绝·咏龙蟠 杨陆 北折长江第一湾,平波浩荡过龙蟠。 田畴锦绣连村寨,河谷青葱渺霭烟。 汇纳硕多岗激浪,泻流虎跳峡狂澜。 雷鸣飞溅千堆雪,留别玉峰去不还。 醉太平·雪 李国君 雪飞,天清地明。相邀读梅香凝。盼春来踏青。 愿君尽情,同吟太平。胸怀一片真诚。更待诗满庭。 五绝·感题墨殇 杨世光 某日晨起浏览微信朋友圈,见凤伟发《墨殇》言,知其砚台不慎破碎,心痛欲绝,感同。遂得五
泸沽湖,水与火的镜像或图腾 (组诗) 秦风 蓬莱三岛,湖光与镜渊 湖在那里。遗漏的孤光。雪线与蓝调 比四周的空旷与寂静,显得更高与更深 天地在此,同时打开自湖底涌出的视线 湖面横向切开,所有肉体的时光 三岛浮于雾中,像未完成的思想 先于存在,给存在的注释 水性扬花,一截水草的修辞 是水在临摹自身。每片花瓣都是出水的 灵魂。永恒,如山的姿势,水的样子 我看见倒影,比自身更澄澈
春天 泡桐树在河谷缓缓伸出 那宽阔的手掌 一轮明月,独自升起于 德党湖的上空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了一些 但山中的棠梨花 那些细小的白色家族 在时间中打开自己的身体 它们,有意无意地 把手伸向小跌水那高高的悬崖 它们企图用这些细小的蓓蕾 壹读诗歌方阵 把一个高高的悬崖填平 在几公里之外 桃花绽红了脸 可我的春天还在几十公里之外 乡村小道上,踢踢踏踏的马车声渐渐消
黄立康的创作实践拓宽着他的艺术视野和价值,先诗歌后散文的创作经历和创作实践正在被黄立康在散文创作中发掘出“诗散文”的新的艺术价值。这本《水的复数》是黄立康近年创作、发表的散文作品集成,一如既往地在结构上展现着他的匠心独运。越是文体特征不明显的艺术领域越需要诗人在形式和结构上体现匠心。形式主义在政治管理中是个糟糕的词汇,但在文学中则要细辨,好的文艺作品必然有好的形式。散文的结构问题一直值得写作者反复
碎片化写作泛滥的当下,祖国边地的纳西族青年作家,仍然持守着系统的长散文写作的思想根基,并将行走中的境遇,由实入虚地依次铺展,触情于景于事于感,且始终把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理念,贯穿在散文的语句里,从而凸显自我本真的感悟。新作《水的复数》,肌理清晰、诗意浓郁,地域性书写丰厚,饱含着个体的精神见解和对尘土上万事的问询。 《水的复数》是一本在行走中探寻的笔记,是二0二五年最新散文创作的结集,横亘着作家对过
黄立康的散文创作已形成自身的个性与气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的《B面房间》(《青年文学》二0一九年第六期)获第三届三毛散文奖单篇散文新锐奖,《河口的云》获二0二三年度《民族文学》(汉文版)年度散文奖。散文集《巴别塔的砖》(作家出版社二0二一年版)入选“二0二一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荣获“二0二一年度云南优秀作品奖”和“第九届云南文学艺术奖”。 《水的复数》(百花文艺出版社二0二五年版
的散文集《水的复数》于二0二五年三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为他的这本散文合集取名为《水的复数》,而其内部结构则更加有趣,书中收录作者在不同时段创作的散文一共十篇,被分为“奇数”和“偶数"两个专辑。如果说“奇数”写的是人生,那么“偶数"写的就是生活,综观这些散文,看似相互独立,实则在其内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都是他的目之所及、心之所感。因而我们也可以说这两个专辑在内容上是交织
近日,黄立康新作《水的复数》一问世,书名便引人遐思:水,何来复数?黄立康笔下“水的复数”究竟意指何为?带着这份叩问,我翻开这部由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散文集。 初览目录,奇、偶两章的分野,隐隐呼应数学中的概念一一奇数难整除,似显孤清;偶数可均分,更显丰盈。这结构本身,是否已暗示了书中内容的某种张力与平衡?新书发布会上,作者谈及都江堰宝瓶口的短暂停留,触发创作灵感,更增添我的好奇。 随着阅读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