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2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并于近期公布名单。其中,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古筝质量总监李素芳,民族拉弦、弹拨乐器制作技师龚耀宗2人入选。 李素芳,师从被业界誉为“古筝之父”的制筝大师徐振高,双耳拥有“绝对音准”,辨音能力超群。她继承了师父徐振高锐意革新的精神,从当代古筝演奏者的实际需求出发进
近几年来,河南卫视凭借中华传统文化+现代科技手段相融合并不断创新的方式,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非常高质量的视听享受,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2025年的春节,河南卫视春晚节目组打造了一个特别的器乐文化节目——《美美与共》,用流传千年的中国非遗乐器箜篌与来自国外的泛箜篌类乐器进行链接,通过“古画与文物活化”“传承与匠心”“世界和声”三个核心元素,构建了一场跨越千年时光、连接世界文化的
她是旅美钢琴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钢琴演奏博士、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钢琴演奏专业、合作钢琴专业双方向硕士导师,首师大“Encore 回响 Trio”三重奏创始成员,“Harmony睦”钢琴四重奏创始成员。 她叫孙晓雪。 诱人的黑白琴键 孙晓雪出生在古都西安。出生那天正好是小雪节气,于是父母给她取名晓雪。 晓雪的父亲是民乐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吹竹笛,这也无形中唤起了孙晓雪对音乐
摘要:乐器制作中的材料处理可以使产品具有更好的柔韧度、通透度和松驰感应度,使原材料在形成产品的过程中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材料的品质,提升材料本身的性能和适用性。本文以琵琶制作为例,通过对琵琶背板制作中材料内应力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关键词:材料处理研究 内应力 绝干含水率 处理规程与工艺规范 引言 琵琶属木质结构,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较大,特别容易出现变形
摘要:本文从钢琴缠弦的材料及其绕线制作工艺入手,将符合缠弦需要的标准进行综合梳理,并以此基础对缠弦绕线工艺实验数据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缠弦绕线后的回弹角与缠弦绕线工艺稳定性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统一芯弦张力客观值参数的方法进行探索与改革,去解决绕弦机在实践过程因每一根芯弦张力不同和张力过小所引发的音效差异问题,为钢琴缠弦工艺在材料与实验分析后的装置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钢琴缠弦 材料 回
(接上期) 三、卡龙琴的文化价值 (一)不竭的创新精神 卡龙琴自几百年前传入我国以来,通过世世代代的相传,手工艺人们不断积累和完善卡龙琴制作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和艺术风格,使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其外型结构综合体现了我国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首先在琴体的外形方面便表现出了与阿拉伯国家卡侬琴极大的不同。从乐器的构造上来看,维吾尔族的卡龙琴共鸣箱呈扁梯形,左曲右直,而阿拉伯的卡
摘要:扬琴作为横跨亚欧大陆距今有着4000年历史的古老击弦乐器,是一种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乐器类型。存在于各国文化中的“扬琴”家族,随着乐器演进和与当地音乐文化相交融,逐步分化并形成了在击弦工具、型制大小与音乐风格等层面的不同特点,进而演变为被各国广泛认可的本民族乐器。伊朗扬琴(Santur)体系和印度扬琴(Santoor)体系虽同源于波斯文化圈,却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艺术形态。本文从历史
1978年仲夏,张莉出生在“蓉城”成都。张莉的父亲从小习武,然而他并未将武术传授给女儿,而是希望女儿从小学习民族音乐,这也是他的所爱。“父亲非常清楚童子功的重要性,所以在我比较小的时候,父亲就很有意识的培养我这方面的能力。尽管那时父亲的收入微薄,可为了培养我学习音乐的兴趣,父亲会竭尽所能。” 张莉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和启蒙老师学会了吹笛子和箫,后来她还跟随恩师们学习了埙、古筝、古琴等中国民族乐器
摘要:本文以拉赫玛尼诺夫的《g小调钢琴前奏曲》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作品中的音乐情感识别与表现。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节奏、旋律与音色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识别出其中所蕴含的深沉、忧郁、激昂等复杂情感。同时,探讨了演奏者在诠释该作品时如何通过技巧运用、节奏把握、力度控制等方面来表现作品的情感内涵,旨在为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首经典作品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音乐情感识别与表现 拉赫玛尼
摘要:《♯c小调钢琴奏鸣曲(月光)》(Op. 27, No. 2)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型的典范作品。本文研究了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从曲式的内部结构以及其三个乐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阐述此奏鸣曲浪漫主义特性的体现。最后总结出《♯c小调钢琴奏鸣曲(月光)》对后世音乐发展所带来的艺术影响。 关键词:贝多芬 音乐修辞 曲式分析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一、创作背景与浪漫主义氛围 贝多
摘要: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改革开放后,埙因为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家演奏、改良这件乐器。埙曲《苏武牧羊》的诞生就是作曲家、乐器制作家和演奏家共同努力而凝结的精华。该作品将近年来埙乐器改良、创作等方面的成果完美地体现出来,是重要的埙乐作品之一。本文从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分析出发,阐述该作品结构和演奏中的技术重难点,以期能为后来的演奏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苏武牧羊》 埙
摘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将“创新创业”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主体目标,建成人才培养的“五育平台”,此举将助力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达到新的高度。其中“创新”则是“专创融合”的核心要素。文章拟从“审美教育原理”“跨学科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及“实践教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音乐名作
摘要:经千年人文、地域及当代社会的发展与影响,我国打击乐器孕育出了独特的结构体系与鲜明的风格特征。本文将从乐器的种类出发,对我国打击乐器从传统到现代产业化趋势下的形态构造、类型变迁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其在材料革新、市场化拓展及科技化应用中的表现进行系统性探讨。以期全面梳理和分析我国打击乐器的发展脉络与未来潜力。 关键词:中国打击乐器 乐器分类 乐器演进 产业趋势 一、引言 关于乐器的种类
摘要:二胡作为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拉弦乐器,有着优美醇厚、自然动听的音色,深受音乐艺术爱好者的追捧和喜爱。而秦腔作为一门融合音乐舞蹈、诗歌以及技艺等内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传统音乐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二胡与秦腔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契合性,二胡是秦腔音乐表演中的重要伴奏乐器之一,能够发出类似于秦腔音乐的人声效果,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本文将进一步对二胡在秦腔中的应用实践发展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演奏者
(接上期) 浙派筝家在海外 自80年代以来,第二代的浙派古筝艺术家们基本都选择远赴海外。浙派古筝艺术也随着她们的足迹走向海外。 首先是1978年文化部向全国发出召集令,召集组织大型“赴美团”,浙派古筝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张燕历经4次竞选最终入选。1983年移居美国,创办起太平洋古筝乐团并任团长。1981年,同为浙派古筝第二代的项斯华移居香港,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演艺学院,并于1993年移居加
摘要:外部声乐体系的传入是在“西乐东渐”背景下开始与发展的,从具体表现来看,以美声为代表的西方声乐体系在中国的发展是与歌剧、艺术歌曲等艺术类目以相互伴生的关系存续。从文化融合的角度而言,外部影响的确促进了中国本土声乐体系的发展,尤其带来了诸多我国传统声乐演唱中所未有的技法。因此,中国民族声乐的外部借鉴与互动实际上是“他山之石”的前进路径,文化的融合实现了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性延续。 关键词:民
摘要:扎实有效的教师培训工作,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且能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针对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活动中,参加培训的教师对培训活动“不太上心”,培训内容“不太称心”,培训方式“不太走心”的现实困境,作为培训方的教师提出了“强化培训调研、健全培训机制、保障培训时间、按需确定培训内容和创新培训方式”等策略。通过实施这些策略,能够着力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的质量与效益。 关键词:中小学 音
摘要:中国乐器的相关知识,是现有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本文立足于实验性教学实践,从数字支教音乐课的学情、实践、感悟与思考这三个方面,阐释了将中国乐器知识融入数字支教音乐课堂的教学经验。文章提出让学生感受到乐器的历史纵深和文化多样性等概念,是现有小学音乐课教材可以改进的方向之一。以乐器的聆听、欣赏以及相关历史和文化的讲述,可有效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美、欣赏音乐美。在历史和文化中叙述乐器的故事,有助
摘要: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受到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重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幼师队伍,符合新时代幼儿园教师的岗位需求。近年来,各类文件精神多次强调学校要加强美育教育,而钢琴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落实美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又是高校美育价值目标的具象化呈现,在育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美育价值、钢琴课程
摘要:“双师”模式在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双师”模式下,一方面通过专业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技能培养,另一方面则通过实践导师引导学生的实际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还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专业技能的深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
摘要:“工尺七调”的相关研究由来已久,《“工尺七调”释读》一文又一次对“工尺七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该文不仅对《中国音乐史纲》中涉及的有关“工尺七调”的相关内容进行诠释,包括“均”“新音阶主调音”“工尺调名的含义”“笛上翻调的方法”四个方面,还进一步关注到《通雅》中与“工尺七调”相关的史料内容。 关键词:工尺七调 笛上七调 《通雅》 “工尺七调”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在笛上翻七调的宫调系
在民族器乐文化繁兴的时代,有很多人投身乐器收藏的行列中,从古琴到打击乐,从贵重品到稀罕物,藏品的主题和种类各种各样。安徽省合肥市的武极先生就是一位民族乐器的收藏者,在他的复式结构楼上,琳琅满目的民族乐器令人目不暇接。说起缘起,武极说一是受父亲的影响,在自幼随父学习二胡演奏后喜欢上了琢磨乐器;二是受恩师王文才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武极拜师于安徽京剧院首席京胡师王文才后,更加迷上了二胡等器物形制。
摘要:在文化旅游日益兴盛的今天,音乐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表达形式,其在塑造和增强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山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省,其丰富的音乐资源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为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提供了独特的素材和灵感。山西通过举办音乐节、音乐会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旅游收入增长。同时,山西也面临传承人才短缺、产权保护薄弱等问题,需加强措施保护,继续创新文化旅游产品,让世界看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音乐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音乐在新数字音乐的时代背景下,自然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构建文化身份。经研究发现,数字平台使个体能够探索多元文化,表达个人身份,同时促进了基于共同音乐兴趣的社群形成。这为音乐学、文化研究和社会学领域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彰显了利用数字平台进行文化传播和身份构建的重要性。 关键词:数字音乐 个体身份 社群形成 文化传播 文化身
赵杰熹作为一位多栖音乐人,集演奏家、电影配乐人、唱片制作、创作人、编曲家和教育者多重角色于一身。在人才济济的流行乐坛中,他以全能型的音乐人形象在乐坛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在中、外音乐文化合作与交流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教育背景及学习经历 赵杰熹出生在音乐世家,祖父母是20世纪60年代的歌唱家,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下他3岁时开始学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张左全老师。9岁时,赵杰熹已经开始接触音乐制
三月的杭州,花开烂漫,空气清新,光景迷人。可容纳1300多位观众的萧山大剧院里,星光璀璨,几乎座无虚席。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雅马哈乐器音响(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第二届雅马哈“芳华岁乐”管弦乐展演颁奖音乐会正在举行。从全国各地应约而至的13支优秀管弦乐团闪烁登场,以高超的演奏水平和精湛的技艺,为观众呈上一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音乐盛宴。青岛市老年大学电萨克斯乐团以生动的演绎、充满热情和
画家简介 丁奕恺,号竹影,祖籍山东日照,琴者、历史肖像画家。 古琴师从沪上著名琴家胡映坤,琴史研究师从陶艺先生。中央音乐学院认证高级古琴教师,曾多次参与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古琴演出活动。 主要油画艺术活动:2018年参与上海东京审判研究中心重大历史题材油画百米长卷《东京审判》(中华艺术宫展)。 2020赴纽约学习工作,glassart画廊签约画家。 2015至今为广陵琴派古琴名人纪念会创作肖
“我从没想过会成为一名表演型的音乐人。”Daniel Padim坦率地对我说。在他的国家巴西,组织巡演比较困难,作为指弹吉他手,发展空间往往受限。以前他只是把音乐作品发布到网络,不需要探究如何在观众面前表演。后来他有幸成为了真正的音乐人,开始被邀请到中国及其他国家演出,努力攀至从未预料过的高度。这无疑是满心欢喜的,却不意味着安于现状、就此止步。“如果我能成为一个可以用吉他演奏任何风格的音乐,并且还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音乐艺术需求的日益增长,沉浸式的视听技术越来越多地在音乐艺术领域中应用,音乐的创作、表演和展示等活动正逐渐呈现出更加立体的形态。沉浸式视听技术是一种融合视觉与听觉元素的先进技术,通过构建视觉环绕与音频沉浸的环境,使观众能从多方位地感受到视觉和听觉信息,同时也提供了与传统音乐欣赏方式不同的身临其境式体验。本文旨在通过对沉浸式视听技术在音乐艺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在
当代女性们为了向世界展现内心的自信,展示自己曼妙的身姿,为了看起来更有青春活力,更加的时尚性感,几乎所有女性都会穿着或者都有那么几条紧身裤。从跑步、健身、骑行到日常穿搭,这似乎是一种趋势、一种潮流,大家都在这种潮流里尽情展示着自己美丽的青春并乐此不疲。可在我看来,这种潮流早已经被上世纪的摇滚前辈们“玩坏”了。 众所周知,在摇滚的历史舞台上,几乎所有的男乐手都会留一头浓密的长发,有的看起来格外的俊
今天来聊聊我专门为少儿乐队创作的演奏曲目,名字叫《融化》(选自JOM系统课程)。这首曲子的灵感来自于冬天雪后融化的场景,洁白又带点忧伤的感觉,特别适合用音乐来表达。接下来,我会从创作思路、旋律设计、配器安排,还有演奏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给大家详细讲讲这首曲子。希望能对你们的学习和演奏有所帮助。 一、曲目背景与创作灵感 《融化》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联想到冬天的雪,尤其是雪后慢慢融化的那种静谧和温柔
在当代的吉他店里,D型琴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当我们对当今的D型琴早已习惯到理所当然的时候,你是否偶尔意识到其实D型琴的箱体并不是统一的?想要了解D型琴,还是需要基于它有意思的历史以及其招致的“商业战争”,或许看完之后,你会对D型琴的历史有更立体全面的认知。 简述D型吉他的历史与发展 在挑选D型吉他(Dreadnought)时,这件事会变得非常有挑战,最大的难度就是需要在众多类似设计中辨别微妙
2025年3月15日晚,雨后的陕西富平春寒料峭,然而富平中华郡·刘少椿音乐厅里却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由富平县委宣传部、文旅局联合主办,富平县文化馆、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承办的“龙吟春晓·广陵新声”《刘少椿》油画捐赠仪式暨广陵琴派专场音乐会在此拉开帷幕。这场融合文化传承、艺术创新与商业协作的盛事,不仅是对先贤刘少椿先生的深情致敬,更是以“文物归乡+艺术展演”的模式,探索了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破圈之路。
3月2日,由中国校园健康美育浸润行动管理办公室主办的“润美奖”校园钢琴选拔盛典在宁波海伦钢琴总部正式启动。活动旨在通过钢琴艺术推动青少年美育教育,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音乐元素,打造国家级美育实践平台。中国校园健康美育浸润行动管理办公室执行主任马崇雁、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伦、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韦丹文教授等嘉宾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表致辞,全国32个省份的160余座城市代表共同见证。海伦钢琴成为
3月27日至28日,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民族气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等6项乐器类行业标准的审定会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8489-2022《乐器还有害物质限量》的取样规则座谈会。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孙瑞勇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行业专家、相关标准起草单位共51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