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为基层减负,关乎治理根基、关乎落实成效、关乎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防止出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要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縟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我们要持续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成果,推动基层干部少做无用功、多做有用事,以实绩实效为百姓造福。 为基层减负,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近年来,根据党中央
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习近平强调,新起点上,希望你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正创新、狠抓落实,在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辽沈大地这片热土上,辽宁省直机关正以扎实行动书写着这份时代答卷。 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信心不动摇,辽宁省直机关紧扣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全局,通过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方法理念、拓展融合载体、实施强基工程、健全制
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各级党组织要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开拓进取,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2025年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
辽宁省直机关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2023年以来,省直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推动机关各项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会议强调,省直机关要强化使命担当,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在强化政治引领上再聚焦,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政治机关和模范机关建设。要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再聚焦,开展好“争当改革排头兵”等实践活动,推动党建与业
【编者按】近年来,辽宁省直各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把牢主攻方向,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中,争当“急先锋”“排头兵”,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为促进交流互鉴,特此推介一批省直单位的典型经验与创新实践。 近年来,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实施“党建 + ”工作模式,引领全省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课堂教学到科研实践,辽宁省教育厅正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
今年1月24日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召开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体收看《新闻联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每一个人都倍感振奋。次日,厅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这是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的生动缩影,更是以高质量党建为科技创新赋能的具体实践。 把稳科技创新“方向
工业是经济大盘的“压舱石”,更是全面振兴的“主战场”。近年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坚持高位谋划、系统推进,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将澎湃的“红色动能”注入稳增长、促创新、优服务的各环节、全过程,推动全省工业战线奋勇攻坚,争当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排头兵。 筑牢“桥头堡” 在稳增长主战场彰显担当 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强有
近年来,辽宁省公安厅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锚定“打造祥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和谐有序的稳定环境、护企安商的安全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工作目标,以党建引领破解发展难题、激发队伍活力,带领辽宁公安在护航全面振兴中交出亮眼答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建红”引领“公安蓝”的深刻内涵。 铸魂强基筑堡垒 把组织优势转
基本生活救助供养水平逐年提高,社区有了老年助餐机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基本生活和助学助医保障范围……一件件实事为民生写下温暖的注脚,也让老百姓脸上添了许多幸福的笑容。笑容背后,是辽宁省民政厅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做好民政工作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身边的生动实践。 凝心铸魂,守为民初心 辽宁省民政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
要素保障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资源配置是服务大局的“先手棋”。紧盯企业发展需求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通过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政策供给、增进民生福祉,切实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锻造硬核队伍 激发攻坚“战斗力” “靠得住”是先锋队伍的立身之本。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
关山迢递,交通为脉;辽河奔涌,党建为魂。在辽宁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以“党建 + ”为笔,以项目为墨,在辽阔的黑土地上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党建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党建 + 交通项目”以红色引擎驱动经济稳增长 “交通项目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这是党员干部的共识。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党建先行、同频共振”的发展理念,推动党建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 2023年以来,累计实施1
关东沃野,淬炼英雄胆魄的熔炉从未冷却;辽河奔涌,联结东北亚开放的脉搏生生不息。辽宁省商务厅高擎党建火炬,为改革指引航程,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破局攻坚的澎湃动能。这支以忠诚铸魂的先锋铁军,正以“排头兵”的冲锋姿态,在新时代振兴征程上书写商务答卷。 党建领航跑出改革开放合作“加速度” 辽宁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全面提升东北亚开放合作的要求。号角吹响,辽宁省商务厅29个在职党支部、194
作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鞍山在钢铁冶炼、矿山采选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废钢与尾矿资源。如今,这座老工业城市锚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东北最大废钢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国内首个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将曾经的“废弃物”转化为“新宝藏”。2024年,鞍山循环经济产值近百亿元。今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54.2%,创下“十四五”以来最高增速,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生动范本。 “废料
锦行1 文/『智』造未来画,于千亩热土上崛起的一座产业新城,并以“智造 + 数字”为双核,在深厚的工业底蕴上嫁接全新的产业基因,为锦州、辽宁乃至东北,探索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 精密咬合,重塑产业图景 站在紫荆山巅远眺,百股河环抱的黄金区位上,一片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群落正重塑传统工业图景。这里,便是锦州智谷项目所在地。 “项目整体规划约1183亩,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总投资
2025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 + ”会议上强调:“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国际公共思想产品。 治理,是现代社会存续的基础。完善全球治理是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是有效解决全球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我们要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在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规范权力运行、从严监督执纪、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到位,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虽告一段落,但“收官”不能“收劲”,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坚
三 发展无止境 “智”辽向未来 文/吴玮霖 在辽宁沈阳举行的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巴西、希腊等国家的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共同探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未来路径。 无人智能技术正掀起一场变革浪潮:在军事上,我军“无人智能”“高超声速”等新域新质战力在“九三”阅兵式上闪亮登场,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在经济领域,无人智能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自动化仓储物流大大提
柴河畔水舞光影,湿地处荷风送爽,垂钓园的竞技池边坐满钓友,依托自然景观与钓鱼赛事,打造了集农业观光、休闲垂钓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打卡地,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这正是铁岭市开展“党建引领、联村共治”探索实践的缩影。面对“空心村”带来的治理难题,全市确定20个乡镇进行联村试点,通过联合党委统筹资源、专业人才运营治理,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组织联建: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 花生种植面积6万亩,村党组织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抓乡村振兴,必须强党建、聚人才。近年来,朝阳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加强驻村干部选派管理,推动驻村干部在基层一线施展才干、担当作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服务保障。 2024年3月,全省启动重点乡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集中轮换工作。朝阳市紧盯选派范围、分配原则、人选条件、资格复审等环节,圆满
党员技术骨干深入养鱼场推广科学养殖技术。 在辽宁省丹东市,“耕海牧渔”的热潮正在涌动。丹东市地处中朝边境,濒临黄海,拥有鸭绿江人海口等独特水域资源,渔业历史悠久,是辽宁省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这为当地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自然与产业基础。 以“经海耕渔党来掌舵”党建活动为引领,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扬起了鲜红的旗帜。 党建领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本刊编辑部与省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共同宣传在辽宁工作的两院院士,展示他们的精彩人生轨迹和不懈奋斗历程。在此,对省科学技术协会及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这是我国舰载机研制史上的标志性时刻—2012年11月23日,我国首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舰载战斗机歼-15首次降落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甲板上,随后又成功完成滑跃式起飞。此后十几年时间里,从昼
刘成玉,满族,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政协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现任抚顺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给水设备检修中心机电队队长。他30余年如一日精研技艺,成长为公司集车、钳、铆、电、焊技术于一身的检修“领头雁”;创新研制出多种工具,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为企业创效数十万元,被授予辽宁省劳动模范、抚顺好人等称号。 ——记辽宁省劳动模范、抚顺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给水设备检修中心机电队队长
杜丽梅,辽宁盘锦一名痴心于公益事业的火锅店老板。她把火锅店变成爱心驿站,将 80% 的利润化作滋养他人的甘霖;她组建万人爱心团队,将个人的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她忍着癌症手术后的剧痛奔赴灾区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在党旗下立下的誓言,将公益事业融入党的事业长河…… 辽河岸畔,星光从不曾暗淡。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到家喻户晓的公益先锋,从个人的善举到凝聚万人力量的爱心团队,杜丽梅的故事,不仅是一
【编者按】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本刊推出系列党课。主讲人以“立心立身、立德立事、立规立行”为纲,从修心铸魂、明德履职、守规践行的维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作风建设堡垒。后续党课将持续深化主题,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党课导读 作为本系列党课的第二篇,主讲人紧扣“立德与立事”核心,既立足中华传统重德文化根基,又结合党和国家发展实践,更聚焦党员干部职责使命,层层递进阐释
党课导读 这是一堂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党课,主讲人带领大家走进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党课紧扣主题,通过讲述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的历史,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奴役压榨中国矿工的滔天罪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矿工不屈的抗争精神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要从这段血与火的历史中汲取力量,学习矿工们的抗争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深化学习成效,现拟两
【编者按】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值此历史节点,《辽宁日报》报道组循着东北抗联的战斗足迹,以东北抗联精神为叙事经纬,倾力书写那段铁血荣光。为传承红色基因、续精神血脉,本栏目特推出《辽宁日报》制作的“群山回唱”专题,陆续刊登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初秋时节,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枸乃甸乡筐子沟天高云淡。80多年前,东北抗联第一军三师师长王仁斋在这里壮烈牺牲。
【编者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辽宁人民以汗水、鲜血和生命打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运输线,促生产、保生活的电力线和运伤员、救病患的生命线。这“三条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本刊特邀相关专家撰文,以飨读者。 打不烂、炸不断的运输线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党领导辽宁地区的交通运输、公路铁路、工程保障等部门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登高望远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也十分符合如今的旅游潮流。近年来,“登山热”持续升温,已成为一项时髦的户外活动。在“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辽宁,山岳旅游资源丰富。这里的山虽然不高,但每一座都很有特色。鞍山的千山、锦州的医巫闾山和丹东的凤凰山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医巫闾山有灵而自彰。步入此间,如展开一幅天地长卷,步移景异。这里峰峦叠翠,林海涌波,流水鸣涧,四时殊观,以美不胜收的风景向人们低语着一部无声的自然史诗。 医巫闾山的春天来得粗犷且骤然。东风拂过,新绿遍染。一夜悄无声息的春雨过后,山坳间的锦带花热热闹闹地开满枝头。它们簇生于坡上、崖边,远远望去恰似一片飘动的粉霞,刹那间点亮了山色。走近了瞧,每一朵花都精巧得让人叹为观止。花儿自
又到了层林尽染的金秋时节。我和几个文友相约,一起去游览丹东凤凰山。凤凰山属长白山余脉,历史悠久,古称乌骨山、屋山、熊山等,唐朝时始称凤凰山。关于山名的由来,据说山上曾经长了许多梧桐树,引来了凤凰。李世民东征时路过此山,见山险林密、百鸟朝凤,于是赐名“凤凰山”。这一说法,在山上的朝阳寺有明代碑文为证。 于我而言,这次其实是故地重游。1991年,我曾代表鞍山群众艺术馆到丹东参加全国故事大赛,趁机
1950年9月20日,在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上,辽宁《新农村》杂志社社长孟奚作了一篇《新农村的方向与经验》的报告,谈对刊物通俗化的体会。报告文风质朴,却极具感染力与说服力,后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75年后再读这篇报告,依旧能清晰触摸到文字背后的温度与力量。孟奚用质朴之笔传递了出版通俗化的经验,也为今天我们转作风、改文风提供了启示:唯有放下“技巧的执念”,扎根现实、贴近受众、直白表达,才能让
苏东坡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泥鸿爪”因此常被用来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对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每每念及此句,我倒常有庆幸之感。虽然如今远离家乡,在异地拼搏,但因为一直热爱读书并坚持至今,那些小窗前读书的岁月无意间沉淀了许多美好,每每回忆起来都心生无限温暖。 声声叮咛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生活极为困窘,父母被迫外出打拼,家里只剩下我和奶奶一起生活。几年光阴倏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