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 | 专业技术、职业建制与国家治理:一个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分析框架
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 | 专业技术、职业建制与国家治理:一个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分析框架
摘要:如何认识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是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关键议题,也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命题。本文借助“多元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基于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实践,对“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何以可为"两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最终提出一个容纳国家治理、专业方法和职业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演进历程可以分为三股趋势,分别是从“智识教育”到“专业技术”、从“职业设置"到“项目运行”以及从“行政构成”到“政党治理”,涉及知识体系、制度规范和职业建制等多重因素。国家治理的整合逻辑、专业方法的技术逻辑以及行业发展的职业逻辑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发展实践,形成了“块状发展”等意外后果,也指向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