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总是流逝,转瞬又是新的一年。大寒时节,虽是天寒地冻,但春天已经蓄势待发,万物萌动,新的一年有新的计划,新的希望在这里绽放。《奔流》杂志复刊之后,已经陪着广大的读者和作者走过了十个年头。2025年对我们来说是新起点,也是新的征程,我们将更加努力,立足中原,面向全国,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中实现文学平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读者奉上更好的精品力作。祝愿大家新的一年梦有所成! 本期《虚构空间》
第一章 北京有一条金水河,距北京千里之遥的绿城市也有一条金水河。 孟德民就住在金水河畔的滨河小区,小区大门口那条路叫滨河一路。 孟德民最喜欢的就是金水河两岸的人间烟火气,退休之后,他几乎每天都要到金水河边散步,看河水流淌、人生百态、世间万象,金水河边的游园和街巷里有他想看到的一切,了解它、融入它已经是一种令他如醉如痴的享受。 孟德民曾是绿城大学心理学院的一名心理学教授,妻子宋丽是绿城大学医
劳模的母亲 小时候的一天,我记不清因为什么,与父亲坐在一起闲聊时,父亲说起了母亲。父亲说,母亲在三门峡工作时是劳动模范。当时因为我年纪小,加之母亲在三门峡工作时还没有我,因而对母亲久远的荣誉,也只是一听而过,并没有对劳动模范这个词去深想,只简单地认为那是一项普通的荣誉。同时,我还觉得不可思议,整日病恹恹的母亲,怎么会是劳动模范呢?劳动模范应该是整日风风火火的样子呀。可母亲看上去,无精打采,满脸憔
一 我是真真地感悟到“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 人,的确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在那个分上,不会体会到生活多么不易。因不在编制,我从县某新闻单位出来后进了工厂,不久摊上下岗,此时的生存,对于我这个经商不行、扛盐包搬布捆子搞装卸不中,不会操作车床刨床玩不转转机器,只会耍一下笔杆写点文字的小文人来说,大半年没拿回家几个板。老婆照看一个读初中、一个上小学的孩子,起码这个四口之家需
一 阳春三月,杨柳如烟,春风柔和。处处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 座落在益阳市城区西郊金鑫蛇业公司家属区的工人新村,桃花如霞,喜鹊登枝,鞭炮轰鸣,唢呐声声,男女老少们拥挤在一座被葡萄架掩映着的干净的院落里,一对异国情侣正在举行非同寻响的婚礼。 请吃喜糖,请抽烟! 这对异国情侣胸戴大红花,脸上荡漾着新婚燕尔的喜悦,彬彬有礼地招呼着前来贺喜的人们。 请大家原谅,我的中国话说的不好,不过,我会说好
五年了,想到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大李兴奋得大半夜都没合上眼。给家里带的年货早早就准备下了,还特地让朋友帮买了两筐本地的特产大青蟹。机票也是早早订下了的,身份证也跟机票放在了一起…… 第二天一大早,还有点儿睡意的大李就赶到了机场,好在定了闹铃,不然真醒不过来。想到再过几个小时就可以与家人团聚了,大李不由得又兴奋起来。 可当大李把行李拿去托运时,一点儿小问题让大李遇到了大麻烦。 “请问,你这泡沫
距离高铁发车还剩下不到三个小时,叶烨还在犹豫要不要向车车告白。车车是叶烨的学姐,两人是在拍戏的时候认识的。车车是女演员,而叶烨是导演。两个年轻人在拍戏的过程中产生了必不可免的情愫。当然很大的可能是叶烨单相思,自己喜欢上了车车。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到了毕业季,车车马上就要坐上前往南京的高铁,离开绵城这座城市。 叶烨厚着脸皮,手里提着行李箱,跟着车车准备走进车站,车站犹如一个庞大之物,耸立在
一年四季都穿着油渍斑斑劳动布工作服的我,数年前已开始偷偷摸摸地写小说了。那时候在鸡爪沟写小说,唾沫星子就能把人淹死。轻着说是不务正业,重着说“也不撒泡尿照照,是人是鬼都想当作家?”我无祖上荫庇,认定要想脱掉劳动布工作服,只有华山一条道:写小说。“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我用盛过化肥的牛皮纸袋子,精心裁制成体量不同的信封,恭恭敬敬地把文稿装进去,在信封的右上角剪个孔,这样就可以不贴邮票
贺兰山 癸卯年深秋时节,自龙都周口乘高铁,经郑州,过安阳,到达古赵国的首都邯郸,至冀南新区。尚未来得及在脑海中梳理古赵国三千年的历史,就听说此地有岳飞的贺兰山,《满江红》中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那个贺兰山。惊诧,惊喜,因为岳飞,在冀南新区的两天,贺兰山就这样横亘在我心里了。 冀南新区人认为,《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就是新区境内的贺兰山,并对此坚信不疑。原因有二:贺兰山是宋时朝野认可的地方名山
一 天平山下人流如织,忧乐坊前挤满了拍照留念的人,这座三间四柱阁楼式石牌坊,其实是后建的,它原先是立于范氏义庄前的,牌额题有“世济忠直”四字,枋间刻范仲淹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也称“先忧后乐坊”,后被毁,这是1989年为纪念范仲淹千岁诞辰易地重建的。石牌坊横梁上仍保留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牌坊左右长着很多的古老的银杏树和松树,后面有几棵枫树的树
桃花山溪清,梧桐村梦悠。出本诗集的念头早几年前就有了。这念头好似路边的野草,不管它,它会越长越旺。可真的要动手整理时,又犯起难来…… 我算不上真正的诗歌爱好者,出生于农家、成长于农村又服务于农业的“三农”人,我有关诗的知识储备,除去当年少得可怜的中小学阅读,以及为应付高考而殚精竭虑、死记硬背的文学常识要点外,再没有其他了。我没有学过诗的学问,也不懂平仄,甚至没有认真了解过一位诗人或者通读过一本诗
“野酸枣是生长在黄土塬沟崖边上的小树种,个不高,但此树耐干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是我的文友刘步霄微信遥寄于我的一段话。 野酸枣,我小时候常见。在我的家乡酸枣儿生长在山崖荒地涧边,野生野长,树冠不大,枝干屈曲,刺刺楞楞满是圪针,果儿小,初生酸而涩,渐红渐甜。步霄老家的黄土地上和中原大地一样,酸枣儿棵棵满山满崖。 步霄是位农民作家,我和他相识在文学研修班里。2024年盛夏,我
老家的院子不大,但贵在整理利落,我家的院子从不乱堆放杂物,妈妈把院子收拾得清清爽爽,又摆上自己喜欢的盆栽,她精心装饰着这个院子,又好像是在装饰我的儿时生活。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我最喜欢的葡萄架,这是我夏日的圣地,盛夏的午后显得闷热烦躁,连电扇也“吱嘎吱嘎”沉闷地转动着。可站在葡萄架却带了一种莫名的凉爽,许是那密密麻麻的浅绿叶子遮住了大部分的阳光,几束不听话的阳光从叠在一起的绿叶中透过,直直
一座古建再映辉煌,一方热土文化荡漾。 河南省杞县,夏称杞国,因杞柳而得名,因“杞人忧天”而闻名。穿越四千余年历史,一代代文化名人书写杞韵,一段段历史故事讲述传承…… 位于杞县裴村店乡孟里寨村的庆合堂是一处三进四合院式民居古建筑,由诗人、文化学者、收藏家、乡贤张书勇迁建而成。他将多年收藏的一件件枯木朽架、残砖烂瓦进行组装复原,使一个濒临消亡的古建筑重现昔日的风采。这种经历了生死存亡的磨难,脱胎换
一 我喜欢读书,热爱写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一个曲梁乡的孩子,离家十里来到刘寨乡,在东马庄小学借读。家境窘困的外婆,经不住我的苦苦哀求,借邻居家十元钱,为我订阅《故事大王》《郑渊洁童话》《金色少年》《科幻世界》等杂志,不经意间为我的心底播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 由此我的作文水平水涨船高,在刘寨乡小学统考中我的语文成绩名列全乡第四,校长高秉臣在全体师生大会上表扬了我,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常松梅也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在春意盎然的暮春时节,我把美好的夙愿和对文学的憧憬装入行囊,踏着轻快的脚步奔赴河南,来一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参加奔流学院在郑州举办的第十九期作家研修班。 五天的学习,收获满满,心里更笃定了“学无止境”含义。经过文学大咖的授予和熏陶,我感知了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写作的精妙之道。 早就听说郑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且秀美的城市,更是一座于繁华与自然间和谐
走在南京的街头巷尾,你会发现,这里的秋,不同于北方的萧瑟,也不同于南方的湿冷,它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凉爽与宁静,让人心生惬意。街边的银杏树开始泛黄,金黄色的扇形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无数只小手,在欢迎每一个踏入这片土地的人。而那些历经沧桑的梧桐树,更是换上了金黄色的外衣,将整个城市装扮得分外亮丽。 南京刚刚过去的夏天,阳光过于浓烈,夏季那火炉般的威力,依然让人们无奈地承受着。中午的日光,能将人
披着金色的阳光,乘着清爽的凉风,闻着花草的芳香,望着多姿的朝霞,我们一行在当地文化名人的引领下,坐车缓缓行进在那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向着襄城县西南灵武山、龟山、紫云山、仙翁山等组成的群山而去。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天朗朗任群鸟争飞,地苍苍凭万物竞长。漫山遍野,丰收的景象实在让人赞叹。 红彤彤的高粱昂首挺胸,黄橙橙的玉米籽粒饱满,火辣辣的尖椒心花怒放,白花花的棉桃竞相绽放。沉甸甸的谷穗向大地诉
天气渐寒,我们也可以藏一抹初冬的暖色,待一场雪的素白。行走在岁月里,听风,看雨,营造温暖。纵有呼啸而来的风,寒意透骨的雨,也不妨碍我们品味这个季节。 叶子落尽了,反而简洁明朗;街上冷清了,反而宁静安然。就连路边的电线,也似一根根硕大的琴弦,被寒风拨弄出“呼呼呼”的声响,又随着风力的强弱,合成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旋律。记得从前在老家,每到这时,母亲就会飞针走线,为我赶制御寒的冬衣。她找来各式花布,裁
大雪来临,外婆有一项必不可少的仪式,就是带领我们一帮表姊妹们收集雪。在她的指引下,我们从里屋墙角搬出大粗陶坛子,一个个赤褐色,圆鼓鼓的肚子,泛着陈年光泽。准备好铲子,行动就要开始了。梅树娇嫩的花瓣上,遒劲的枝干上,还有大大的花坛里,那平整如新厚厚的雪,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的快乐所在。 小心翼翼用干净铲子轻轻铲起最上面一层雪,刮进坛子里。手劲要温柔匀力,铲子必须是平着的,否则一使劲,铲子斜
你看见了吗? 中原大地文化辉煌 那条奔流的大河 它再一次被命名 滔滔滚动 汇聚成巨大的漩涡 激荡,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 一种陌生的力量开始振动 就像潜藏在字里行间的震荡 像不断崩塌的岩石 在大河中回响 语言的波浪奔流激荡 每一个音节,都是一颗不驯服的水滴 它们撞击岩石,溅起星光般的飞沫 化作诗句,化作文学的轰鸣 那是对过去的致敬 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而我们 一群不
五月槐花 弦月 槐花是村庄的魂 挎着四月清新的竹篮 来到五月的枝头 槐花的花蕊旁,停着一把木柄镰刀 . 多少人站在树下 把仰望种在蓝天的酒杯里 千万只蜜蜂飞舞的心跳 最后落在了人们欢乐的手心 . 槐花的清香飘向了远方的城市 工厂里,那些被生活烧焦的人 有多少次被送回青青往昔 他们铁青的脸上,也有纯白的槐花闪现 . 槐花托付的村庄 含在远方人的眼中 已经记不清楚
立冬 像一根针刺破手指 像一棵沙棘阒寂了岁月星尘 像一只头羊,舔、嗅了一下雪 一回头在一缕炊烟之后 炊烟与想象中的狼烟一样 笔直地向上,让蒙古包立起来 库布其、科尔沁,牙克石 谁家的食谱、杀猪菜最可代表冬天 一个枕梦北方的人 一直向北,北极村、北红村 恩和哈达,龙江第一湾,逊克 一直顺流而下的,并不是激流勇退 一棵白桦树 是我虔诚的皈依么 还愿的那一天,我的泪像雨
拾壹月诗社于2019年3月9日,由诗歌爱好者组织成立。诗社是致力于实现纯文学理想的社会组织,以纯文学(诗歌)的发展和繁荣作为使命,秉承着开放、包容、纯粹的理念,用文学的纯粹对抗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诗社将继承古典诗歌及现代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打造“新抒情主义”诗人群落。 对于诗歌来说,能反映出普遍性的意义非常重要,一首诗要表达出普遍性的情绪。诗一定要有柔软的质地,能够更大程度上触及人的内心。 二
诗歌五首 ● 王冉 去荒野 深秋,去荒野 山中呆坐,心若浮云 听时间和溪流一起缓缓流过 往事随风隐入群山 树木和夏季一样覆盖山峦 只是有了更多的色彩 红色 黄色 绿色,交织 让荒野失去了深秋的萧瑟 遥望远处的村庄,炊烟升起 那里是人间未竟的生活 城里的灯要亮了 有一扇窗属于自己 从山上往回走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放下 黄昏在身后,前面 一大丛野菊花正热烈绽放 平静
飘落的雪(外一首) ● 大可 雪不断地降落,密密匝匝 就像是居无定所的外乡人 一路上,匆匆忙忙 一路跋涉。雪的 神情变得坚定 飘飘洒洒 不分地点和时间 让村庄、田野和树木披银装 使这夜,深浅不一 四月 在一个日子的凌晨,一个房间 你站在一个节气的边缘 看许多的花朵,挤拥着 在四月的怀里盛开 白的、红的、粉红的花,一朵一朵 就像生命里一个又一个转瞬的停顿 看着屋外
生:女扮男装开先河 2024年8月,初秋的紫金。 “紫金紫金,紫气东来,金石为开”,紫金真是个好地方。阳光从东边山上的五指毛桃树梢上滑落下来,滑落在这座山城的土地、树木与屋舍院落,让槿杜鹃的红更红、九里香的香更香,山里的阳光就是这么慷慨大方。我心中默念着:紫金,我来了!花朝戏,我来了! 紫金县花朝戏剧团与紫金博物馆毗邻,也是紫金县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紫金县花朝戏研究室。 花朝戏是客家地方戏
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和自身修养,取决于这个人的生活经历、多种元素的聚集和支撑。这其中包括:成长环境、人生阅历、个人喜好、读书多少以及所从事的职业和接触的人群等等。这种多元化的生活集结,建构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在众多综合素质突出、才能出众的人当中,王留根便是一位闪耀着传统文化思想的佼佼者。 王留根是一个诗词作家。虽然他也写古体诗,甚至写口语、诗意化的歌词。而我最欣赏的,还是他的现代诗中能把古体诗意境和
第二章 巨商承烈避乱石塘 承烈降世 福建闽县,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是当时安稳时局下一个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的好地方。 这是一个下着绵绵细雨的傍晚,青石板铺就的路上湿漉漉一片,显出一份南方的温润之感。街道两旁的商贩在忙活了一天之后,大都已经回家了,家家屋里的炊烟就是催促他们回家的信号。只有一些旅店、饭馆依旧开着门,点起了灯笼,准备迎接晚上的客人。而那些青楼楚馆,此时才刚刚开门。 一个身材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读葛道吉散文集《黄河的第三条岸》有此感悟现于我脑海间。精心致力于八方景物,一本20多万字的作品,读起来高远而幽深。匀开去解析,吟哦咏唱之间,有吐纳珠玉之声,三个章节,扣人心弦,虽是散文,却在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就是葛道吉作文构思发挥其创作能力及才情的展现,其美其俊,每一个文字都沾着黄河的水,水珠挂在枝叶间,似欲滴不滴,似欲下不下,水灵灵的妩媚。 你看那三章题目显示着
王荀老师的中篇小说《扶贫县长》(以下简称《扶贫》),以33岁的龙山县委常委、副县长岳志红主动请缨到全县最贫困的果园村挂职扶贫为故事核,以修建果园村公路、解决肖虎子20多年上访问题、张巧凤罕见病的救治等作为叙事主体,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一身正气、情系百姓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干部的形象。沉浸在这篇小说中,我的大脑里不停地回荡着《为了谁》那优美动人的旋律:“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
放蜂 故道的春天发甜,要用含糖的比喻形容。 槐花清香的背景轻松摇动。欣欣向荣的蜜蜂,从绽放的花期中,替蜂农拓宽致富捷径。辛勤地采蜜,唱和着劳动,赶趟似地穿插进花蕊的恋情,恰如低吟浅诵,点化着众生。林中小道曲曲弯弯,隐隐伸进更远处的现代诗经。一曲放蜂小调进入采风镜头,貌似绿野仙踪。 花香浸润的那杆踏青瘦笔,正与春光呼应,学习蜜蜂,在节气的字里行间酿造愉悦心情。 蜜蜂有灵性,万物受感动。一些悬
一 让日月的光芒收敛,返回。让云雨喧嚣暂停,还给苍天。这个季节,最适归程…… 匆匆忙忙,起伏沉淀,狂热之后,所有的心境都要回到安心之地。 “踏花归去马蹄香”……人生的骏马,不只是踏过花丛,而被马踏过的花草,也该是送走飒飒马蹄,静下来抱紧怀中的孩子们,点亮秋夜的灯火,悉数渐渐饱满的心愿。 其实,人生如同四季。春天的清脆,夏日的噪鸣,到了秋天,风自生凉爽,天绽放高远,静下来的日月,只想归去。追
允许我还远没有自性圆满 期待中朗读的下午已经被时光运来。 朗读吧,允许朗读是幸福的,不曾朗读的人不曾有过这幸福。 宇宙是一个活体的智慧,天空旷大,大的不是体积,而是自性圆满。 允许我还远没有自性圆满。上天给我的红利,我要传达给词语,朗读吧,把词语读到破碎。“词语破碎之处无物存在”,朗读吧,去大海边,把落日朗读成一个浸着油渍的咸鸭蛋黄,再把落日用古文和白话文各朗读一遍,直到把落日朗读到蹦着溅
岸边 冬天披着凉风的纱衣,若无声,接应天上的光芒,在我的视线尽处,所有奔流开封的一段,被广大的两岸祝福。 黄河的脚步向东,它正经过四个人的上午、下午,该有黄沙的历史赋予漫长的记忆,跟着它走上一趟,我们似乎比光阴靠前了一步。 千万只灰鹤的气息,让一条河流保持安静。 跟我们一样,走动着,听听心灵,还有畅想,总有属于未来的一部分,闪亮,抑或无限扩大。 天地韵律和谐着我们不时的呼唤,我们瞭望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