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加载口服中成药干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d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收录的加载口服中成药干预CSFP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及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MGXBD)治疗冠心病(CHD)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MGXBD的作用靶点和有效成分,从PharmGkb、GeneCards、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中搜索CHD靶点。通过潜在靶点分析、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富集分析等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该汤剂的分子机制。利用分
摘要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清蛋白比值(hs-CRP/PAB)、Tei指数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病人容量负荷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ADHF病人192例,根据病人容量负荷状态分为容量负荷正常组(68例)和容量超负荷组(12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DHF病人容量超负荷的因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病人内皮细胞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住院收治和门诊就诊的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病人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益气通络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及运动平板试验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长非编码RNA锌指NFX1反义RNA1(LncRNA ZFAS1)和长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7例老年CHF病人(CHF组),同期在医院的56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根据老年CHF病人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76例)和预后良好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保护大鼠心肌细胞(H9c2)对抗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细胞,经黄芪多糖预处理后,通过H2O2模拟体外氧化应激模型,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分别检测黄芪多糖对H9c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和对抗H2O2诱导产生的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摘要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H9c2心肌细胞)、模型组(Model组,缺氧/复氧处理H9c2心肌细胞)、麝香保心丸低剂量组(SBP-L组,100 μg/L麝香保心丸处理)、麝香保心丸中剂量组(SBP-M组,200 μg/L麝香保心丸处理)、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SBP-H组,400 μg/L麝香保心丸处理)和曲美他嗪组(T
摘要 目的:探讨通脉降糖方对缺氧/复氧损伤高糖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将高糖小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Ferrostatin-1抑制剂组(Fer-1抑制剂组,Fer-1 3 μmol/mL)、通脉降糖方低剂量组(通脉降糖方150 mg/mL)、通脉降糖方中剂量组(通脉降糖方300 mg/mL)、通脉降糖方高剂量组(通脉降糖方450 mg/mL)。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对缺氧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心肌肌钙蛋白及细胞凋亡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HIFs)/RhoB蛋白(RhoB)/Rho相关激酶(ROCK)信号通路的改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AST治疗后,再包装HIF-1α-干扰腺病毒(HIF-1αsiRNA)和HIF-2α-干扰腺病毒(HIF-2αsiR
摘要 顽固性心力衰竭为各类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治疗难度大、预后不良是其主要临床特点。容量超负荷是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再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容量管理在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生存质量及远期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容量管理模式为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此,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容量管理模式进行系统回顾,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顽固性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中成药防治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文献丰富,综述近10年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Meta分析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临床证据与思路。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中成药;Meta分析;研究进展;综述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5.06.01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
摘要 较多心力衰竭病人常合并铁缺乏,其与死亡率增加独立相关。铁缺乏可能限制心肌细胞中三磷酸腺苷(ATP)的产生和红系前体细胞的生成。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是通过增加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发挥作用,应用SGLT2抑制剂可增加红细胞生成,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SGLT2抑制剂治疗可能通过升高细胞质内生物反应性Fe2+水平改善铁缺乏,增加红系前体细胞中血红素和心肌细胞中AT
摘要 目的:分析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中医证候特征,并与非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医证候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病人181例,其中舒张功能障碍组(LVDD组)67例,非舒张功能障碍组(NLVDD组)114例,收集人口学资料、合并疾病、中医证候等信息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升陷汤对气虚血瘀证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构、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气虚血瘀证心力衰竭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和不透明信封方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标准治疗;在西医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加味升陷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ee氏心力衰竭计分、中医症状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预测老年冠心病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病人及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冠心病病人作为冠心病组(401例),以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362名)。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病史及实验室检测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冠心病风险的危险因素,绘制受
摘要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自动后处理系统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4例疑似冠心病病人,均符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指征。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人工智能冠状动脉CTA自动后处理系统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人工智能组(AI组)和人工组图像重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组
摘要 目的:分析北京某高校青、中年教职工代谢综合征检出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预测(China-PAR)评分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调查问卷和健康体检的方式,以248名青、中年代谢综合征教职工为研究对象,按照China-PAR评分风险分级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析比较代谢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青、中年教职工代谢综合征检出率比较,差
摘要 目的:探讨径向脉搏波谐波指标与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12月—2023年4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13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血管病变支数将病人分为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各44例。运用频谱脉诊仪采集病人径向脉搏波资料,分析径向谐波指标及脉搏波谐波指标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径向脉搏波第零谐波(C0)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摘要 目的:比较双支架和临时支架技术应用于复杂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9月于我院进行复杂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的病人,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病人分为双支架组和临时组。主要终点是1年随访时靶病变失败(TLF)的复合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TVMI)和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安全终点是确定或可能的支架血栓形成。结果:1年随访中,临时组TLF发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豁痰化瘀方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心一科就诊的60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
摘要 目的:观察茯苓四逆汤治疗脓毒症心肌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心肌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茯苓四逆汤治疗,疗程为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心率(HR)、心功指数(CPI)、格兰夫-高尔指数(GGI)]、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统计入院时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根据是否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将病人分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10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未形成组(11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分析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受累静脉分别为
摘要 目的:观察黄连地黄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中年脑梗死后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年脑梗死后高血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连地黄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卒中神经缺损程度、血压变化情况、生活质量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双重差分法(DID)模型分析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阻络证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于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PSCI病人,均为瘀血阻络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窍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脑动力学参数及认知功能,采用DID
摘要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系列心脏疾病综合征。“阳微阴弦”首载于《金匮要略》,其强调在胸痹心痛病程中,阳虚为其“本”,痰浊、水饮、血瘀等阴寒邪气为其“标”。铁死亡是一种以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为特征的特殊细胞死亡方式。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与铁死亡相关的部分机制,与中医胸痹心痛病机之“阳微阴弦”理论有相似之处。在“阳微阴弦”理论指导下
摘要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生命观。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分别从形、气、神3个方面,分析并讨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机制。心脏神经官能症以痰湿、瘀血(心脉痹阻)为主要的病理基础;从气的角度:肝气郁结、心气虚损、他脏气伤、经脉之气不畅等导致全身气机不畅,进一步影响心脏导致心悸;从神的角度:七情内伤、情志失调等导致神的异常,“神”的失调使该疾病反复发作,甚至形成恶性循环。总之,“形气
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排血量不能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该病具备络病的发病病因及病机,以气络学说为指导,结合气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体系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基于“承制调平”治疗原则及处方用药,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气络学说;气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承制调平 doi:10.12102/j.issn
摘要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多种临床表现、独特的病理生理学及不同的病程为特点,是导致青年人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且广泛并发心力衰竭。报道益气活血法治疗肥厚型心肌病1例并进行分析,经过治疗病人症状改善,室间隔厚度减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以期拓宽临床治疗思路。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益气活血法;气血理论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
摘要 心房颤动属于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病7 d内自动终止或干预终止的心房颤动称为阵发性心房颤动。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等可增加心房颤动患病风险,干预肥胖、OSA在治疗心房颤动可获益。心房颤动治疗已进入节律控制时代,对1年内新诊断的心房颤动,合理的抗心律失常药或导管消融进行节律控制可改善预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颤动具有优势,贯穿心房颤动治疗的各个环节中,在转复心律、预防射频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