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指导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且深刻影响世界,为当代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更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重要路径,彰显出宏伟的历史视野与高远的世界眼光。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要努力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努力做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参与者,携手共建经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继承与发展,从四重逻辑上构成其在新时代的实践形态。理论逻辑上,二者在逻辑起点、进路与终点相契合;历史逻辑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全面人类解放的必经阶段与现实选择;价值逻辑上,二者共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价值追求;实践逻辑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构建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明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人类解放
当前我国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基层党建的最新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加强“三新”党建,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激活社会治理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亟待回应的重要课题。
【摘要】新就业群体是数字技术深度变革劳动关系的时代产物。加强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仅是传统党建向新兴领域延伸的工作需要,更是赢得青年、赢得民心、赢得未来的战略工程。新就业群体原子化、流动化、网络化的生存形态,对依托单位制的传统党建工作形成现实挑战。应以互联网思维精准把握和匹配群体特质,以系统思维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以创新思维探索组织与管理的有效方式,通过组织再造、管理协同与功能重塑,将原子化个体整
【摘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的鲜明底色与力量源泉。新时代,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三新”群体作为新的社会群体和人民构成的新形态蓬勃兴起,在激发经济活力与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对党的传统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提出挑战。将“三新”群体有效纳入党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和联系服务范围,绝非仅仅为扩大党组织覆盖,而是新时代党坚守和践行人民性、巩固执政根基、凝聚复兴伟力
【摘要】在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及社会结构加速演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党建引领的“导航仪”“黏合剂”“推进器”功能优势,引领广大“三新”群体参与基层韧性治理,已形成重要创新路径。与此同时,其面临价值理念、组织覆盖、资源支撑、机制渠道、环境氛围等方面的诸多挑战,背后存在结构性成因。为此,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三新”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地位、赋权赋能与激励包容、嵌入融合与优势转化、权益保障
【摘要】新兴领域党务管理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抓手,对引领新兴领域有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新兴领域活力与秩序的平衡,关键在于创新党务管理。在结构上,新兴领域党务管理形成兼具权威性与灵活性的组织结构、专业性与业务性的人才结构、规范性与创新性的制度结构;在功能上,新兴领域党务管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优势,推动实现政治发展逻辑、经济运行逻辑,以及社会治理逻辑之间的有机平衡。未
【摘要】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展“三新”党建工作,不仅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应有之义。从总体上看,“三新”党建的动力主要有政治动力、经济动力、文化动力和社会动力等。从其特点上看,则表现为以外部的、政策性的、服务性的驱动为主,内部的、自为性的、价值性的驱动则较为不足。为提高“三新”党建工作质量,使其更具可持续性和有效性,亟须推动“
【摘要】当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某些不规范行为,仅可能构成行政违法,有的行为仅成立个人犯罪而非单位犯罪,有的行为仅成立轻罪而非重罪。因此,正确区分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个人犯罪和单位犯罪、此罪和彼罪的界限,对于保证刑法谦抑性的实现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未来在处理涉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引发的刑事案件时,需要进一步加大贯彻刑法谦抑性原则的力度,将其作为具有实践价值的刑法基本原则看待,
【摘要】教育强国通过构建多层级传承体系、创新科技与跨学科转化路径、培育专业人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时代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在筑牢教育根基、塑造民族气质、丰富内容体系层面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多样思想文化资源。当前二者双向赋能仍面临理念认知、资源分配与各方协同机制等方面挑战。通过打造校园、校外、数字融合载体,健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机制,构建多元评价、分层激励、动态反馈的保障
【摘要】全球化具有多维而复杂、易变又韧性的特征,尽管面临“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但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转性、全球供应链的强劲韧性以及国际流动的显著增强,共同构成了全球化应对逆境的免疫力和修复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化将进入扩容与升级的“再全球化”阶段。再全球化具有动力机制转变、经济结构变革、政治与经济融合、区域化与全球化互动、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等特征。中国作为“再全球化”的重要
【摘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事关国计民生,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高质量充分就业内涵包括实现充分就业和提升就业质量两个层面,前者依赖总需求,后者依赖政策保障。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将出现两个典型事实。一是伴随着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的减少,中国未来充分就业规模将持续递减。本文测算发现,“十五五”时期中国充分就业规模为7.166亿。因此实际就业规模递减并不意味着非充分就业,还需结合
【摘要】科学管用的督查检查考核机制是引领改革发展的“指挥棒”“风向标”,也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抓手。当前,推进基层考核化繁为简仍面临体制惯性形成的“考核依赖”、执行加码造成的“变形走样”、问责泛化引起的“负向激励”等挑战。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握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等方向,采取以“严”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