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银行是疏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关键一环,金融创新是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驱动力。为推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统筹协调发展,本文选取2010—2024年42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金融创新对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银行金融创新对市场利率传导效率具有显著提高效应,而对基准利率传导效率没有显著影响,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正式提出增强了银行金融创新对市场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在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中这一影响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银行金融创新通过系统稳定性提升了市场利率传导效率。拓展性分析发现,银行制度建设、地区金融发展程度对银行金融创新与市场利率传导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金融支持则是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研究金融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进而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研究金融发展水平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研究指出,金融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金融业发展程度越高和金融机构实力越强越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金融发展作用于新质生产力时存在自身单一门槛效应。建议加强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资金投入,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更好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摘要:随着全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绿色投资已成为协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措施。本文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绿色投资的内涵特征,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投资的协同机制,从生态、经济、文化与技术层面构建了生物多样性绿色投资的发展逻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物多样性绿色投资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地从政策制定规划、融资渠道拓展和知识宣教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推进生物多样性绿色投资的现实路径。
摘要:绿色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绿色金融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03—2021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实质性和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后均有明显提升,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等级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与中西部城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提高财政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途径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并且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协同效应。此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能够在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
摘要:识别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于把握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真实水平、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促进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县域数据,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一是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驱动因素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2015年主要依赖城镇化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2018年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021年则主要依靠人口密度与消费能力的协同驱动;二是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各子维度的核心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覆盖广度主要受经济规模、消费水平和城镇化率的影响,使用深度的影响因素具有阶段性更替特征,数字化程度主要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三是无论是数字普惠金融的综合维度还是各子维度,其影响因素之间普遍存在非线性增强效应,说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依赖多因素的系统耦合与协同放大机制。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因时因地制宜设计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政策,提升资源配置效能;构建多因素协同推进的政策体系;健全多维支持体系,完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摘要:农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创新支持,但其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农业弱质性制约、金融供需错配、基础设施不足及政策协同欠缺等现实困境。为有效突破困境,激发金融血脉能量,需要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创新产品服务,政府、金融机构、农业经营主体和科技服务机构协同参与、共同发力,从供给侧改革、科技赋能、风险管理和政策协同四个维度优化路径,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推进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实现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形成金融支持与农业产业升级良性互促的发展格局,共同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
摘要:近年来,首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积极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热潮。本文概述了首发经济的内涵、类型和基本特征、发展现状和运用场景等内容。基于产业质效、消费升级、区域协调和双循环四个视角阐述了首发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探讨了我国发展首发经济的优势禀赋。针对首发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可能存在的现实挑战,基于我国现实从打牢“制度基础”强化“内生发展动能”优化“发展格局”夯实“产业支撑底座”提供“创新生态”等角度,提出推动首发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