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严娱婷(2003-),女,江西鹰潭人,本科,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通信作者:黄红春(1970-),女,江西石城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信邮箱:384171654@qq.com。 摘要:张爱玲《金锁记》的主人公曹七巧充满了悲剧意味。张爱玲本人认为曹七巧是一个“彻底的人物”,但由于人性的复杂性,曹七巧身上依然具有许多“不彻底性”。因此,直接将曹七巧的原真本性定义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技艺中的地方性知识研究”(项目编号:22YJA76007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晓诺(2000-),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史。 摘要:水在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因为水的存在,万物得以孕育、繁衍,水与爱情息息相关。水柔和含蓄的一面又和东方人内敛特性有共通性。水的形态万千,与人世间
作者简介:丁娟(1986-),女,河南开封人,博士(研究生)在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摘要:歌曲《大梦》,由瓦依那乐队的吉他手十八作词、作曲,歌曲有民谣般的旋律、散文诗般的歌词创作、诗意的美学追求,质朴地演绎了“我”从6岁到88岁的一生。其诗乐一体的音乐文学表达方式将人生不同阶段的困顿与无奈一一道出,击中了无数中年人辛酸且无法逃避的命运痛点。这种游走在人性与理想之间的新民谣音乐温柔有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Graduate Education)“基于语料库的中文构式‘P的N’中‘的’的隐现规律量化研究”(项目编号:YCSW2023262)资助。 作者简介:罗洁滢(1997-),女,广东清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 摘要:“P(的)N”构式中“的”是否出现(P为代词,N为名词),是
基金项目:新疆伊犁师范大学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汉维文平行语料库研究”(项目编号:2022YSYB045)。 作者简介:李娜(2001-),女,回族,新疆伊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维翻译。 通信作者:阿步利孜·穆沙江(1982-),男,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维翻译,通信邮箱:81724171 @qq.com。 摘要:《习近平谈治国理
基金项目:2023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基于文献计量的儿童语言习得研究可视化分析”(项目编号:SKYB2023002)。 作者简介:饶蒙(1995,1-),女,江西上饶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摘要:拼缀词是“语义合成”和“形式截略”二者统一的结果,是两种基本构词途径“合成构词法”与“截略构词法”结合的体现,并且有大量拼缀词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最终在词汇家族中立足,并占据举足轻重
作者简介:庞大瑜(2000,10-),男,广西北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 摘要:综合利用语料库、报刊数据库、词典等资料,可以明晰“神经”一词在中日两国间演变和环流的词汇史,辨析其古今各义的出处,对“日语借词”的身份进行认定。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神经”一词于1889年通过《申报》传入中国,但并未得到广泛认可,1908年颜惠庆译《英华大辞典》参考
课题来源: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2022重点课题(哲学社会科学)“少儿国学经典英译研究——以《三字经》为例”(项目编号:2022AH052882);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2022重点课题(哲学社会科学)“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诊断评价量规的开发与应用——以合肥市为例”(项目编号:2022AH052886);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重点课题“英语教育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KCTD20200
基金项目:2023年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生态哲学观视阈下COP15中国宣传片中国家形象的多模态隐喻架构研究”(项目编号:2023CX159)。 作者简介:王晓露(2000-),女,辽宁丹东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多模态话语分析,生态语言学。 摘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官方宣传片真实呈现了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努力。该研究以CO
基金项目: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壮族文化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3KY1477)。 作者简介:张荣格(1991-),女,广西桂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本土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翻译理论与实践。 摘要:国际传播视角下,广西壮族文化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是广西壮族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门面和窗口,直接影响着外界对广西壮族文化的认知和评价。该文
作者简介:王曦若(1994-),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文艺。 通信作者:王译晗(1992-),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传播,通信邮箱:495196169@qq.com。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熠熠光辉,彰显着深厚而独特的魅力。电视节目作为视听艺术的典范,以其具象化的呈现方式,将
作者简介:贾碧璇(2000-),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 摘要: 该研究以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Kazinform对碳中和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以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为指导,自建语料库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生态话语分析,试图发现哈萨克斯坦对碳中和问题的关注焦点和话语中的态度资源。研究发现:Kazinform对碳中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明清理学政治伦理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ZXF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余成煜(1996-),女,江西上饶人,本科,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中国传统义利观中的以义为先、以义谋利、义中取利、义利合一等论述,对于我国当今社
基金项目: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价值及其实现研究”(项目编号:2022SKY330)。 作者简介:高榕(1999-),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儒家修身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人格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儒家修身思想中蕴含的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近代日本对浙江佛教史迹的踏查活动及影响研究”(课题编号:2022N9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韩娜(1981-),女,浙江宁波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日文化交流史。 摘要:20世纪初,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化古迹开展大量实地考察。为探究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实地考察历史,该文聚焦伊东忠太、关野贞、常盘大定三位学者,在梳理各自实地考察活动与记录
作者简介:向乐言(2001-),男,德昂族,云南德宏人,本科,研究方向: 民族学。 通信作者:马术坡(2001-),男,满族,河北承德人,本科,研究方向:民族学,通信邮箱:shangshi216@163.com。 摘要:饮食作为族群的边界与标志,是体现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变迁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整体文化变迁的缩影。人类学的重要意义就是要从个例的变化中寻找出其置于当地整体文化的普适性规则。
作者简介:姚申丽(2000-),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通信作者:赵慧宁(1963-),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通信邮箱:1075169381@qq.com。 摘要:该文从南通板鹞风筝的传承现状入手,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南通的风筝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受到冲击。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南通板鹞文化与大众的
基金项目:2023年广西高校理论政策研究课题“民族文化记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研究——以八段锦文化记忆为例”(项目编号:2023GXTZ001)。 作者简介:邓玉超(1981-),女,湖南永州人,硕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哲学,体育伦理,体育教学。 通信作者:赵金国(1982-),男,瑶族,湖南永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通
基金项目: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特色品牌建设科研项目“多模态视角下民族非遗传承与发展——以哈尼梯田历史博物馆为例”(项目编号:YJS2022TSPPOO4)。 作者简介:邱心彦(1996,2-),男,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多元价值的民族财富,对民族非遗进行保护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时代课题。博物馆是非遗传承与发展
基金项目:2022年度淄博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博物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2ZBSKB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金慧(1994-),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宣传教育。 摘要:博物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承担着大众科学文化普及和教育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中的个体与博物馆之间的精神距离更为贴近,除作为参观者到
作者简介:黎帅帅(1989,10-),女,江西九江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础。 摘要: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乡村文化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乡村振兴就没有了根基,就难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5月开幕的贵州榕江“村超”赛事在全网火热“
作者简介:涂家兴(1988,5-),男,广东肇庆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 摘要:数字阅读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传统阅读方式的一种转变,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村地区也逐渐步入数字化阅读时代。在乡村的阅读生活中,如何推动乡村数字阅读服务,创新服务路径,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该文以肇庆乡村地区为例,针对乡村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为目的,分析了乡村
基金项目:202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3YSB23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莹(1982,7-) ,女,山东莱州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摘要: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冬季冰雪旅游的热潮,人们对体验冰雪文化充满向往。在国家大力发展冰雪经济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的冰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作者简介:秦益霖(1970,5-),男,江苏南通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名人文化与旅游文化,职业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哲学。 摘要:近年来,关于常州人文始祖季子的文化研究在研究季子成就和贡献方面取得了系统性丰硕的成果,但是季子的“天民”思想和人格是如何习得的?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该文试图从季子人生行为出发,反向推演其内在人格特征及其习得之道,结合春秋时代历史背景,推演出季子接受不同
基金项目: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2023年度校园文化品牌培育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多维传承模式”;2023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中高职贯通培养规范化研究——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23EPY04)。 作者简介:刘星煜(1993,11-),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作者简介:韩英(1991,10-)女,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国家高级礼仪礼宾师,研究方向:礼仪。 摘要: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人性格和品格的集中体现,也影响了现代人们的审美。目前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传统礼仪文化作为中职礼仪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和高尚的职业品格。首先,该文介绍了传统礼仪文化的发展起源、对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及与现在礼仪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基金项目:2022年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建思政研究项目“永嘉学派义利观及其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 :Y202239)。 作者简介:邓伟峰(1982-),男,河南洛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永嘉学派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作为中国古代义利思想的组成部分,永嘉学派义利观主要表现为义利并举、以利
基金项目:此文为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少数民族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实践研究——以新疆内高班历史教学为例”(项目编号:C-c/2021/02/149)。 作者简介:蔡萍(1979,2-)女,江苏盐城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与历史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家国情怀。 摘要:语文与历史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家国情怀文化传承与教育实践,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该文从丰富文化传承资源、理解传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下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S[2023]GHBZX49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蕾(1995,8-),女,甘肃定西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育。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和文化自信建立的
作者简介:郑友琳(1996-),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活动,话语文本及其实践都影响着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课话语建构的重要来源与底气所在,两者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该文以文化自信为视角,探究高校思政课话语建构的困境与路径。当前,高校思政课仍存在话语主体缺乏底气、话语方式匮乏生气、话语场域充满危机等困境。基于此
基金项目:四川文理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诚信文化育人路径的探究与思考——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23QD14)。 作者简介:陈昱锜(1994,11-),女,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面对日益复杂的交往,诚信这一优秀传统美德更应该被传承和发扬。该文首先阐述了诚信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中诚信文化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从多
作者简介:吴芳芳(1992-),女,安徽铜陵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摘要:劳模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理应成为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的主阵地。该文探讨了劳模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高校、社会的重要意义:有助于纠正学生固有的
作者简介:陈菊萍(1998,4-),女,土家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翻译实践,文化传播。 摘要:知识翻译学的构建将“知识论”与“翻译学”结合起来,开创了我国翻译理论新范式。在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知识是翻译活动生发的基础,也是翻译的本质;翻译就是要将源语所蕴含的“知识”翻译出来,因此,翻译涉及知识转向这一问题。《琵琶行》作为我国诗歌发展最高成就之一,极具中国特色,其英译对我国诗
基金名称: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世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医‘同源异流’研究”(项目编号:23BZS08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河南中医药典籍译介研究”(项目编号:2021CYY032);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伤寒论》东传译介研究”(项目编号:2023XWH2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项目“《本草纲目》东传译介研究”(项目编号:2021M692941);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壮欣溢(2000,6-),女,江苏常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化。 摘要:该文立足于跨文化阐释学关于跨文化理解的相关理论假设,研究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德遭遇的文化折扣现象。研究选取了德国影评网站专业评论员和普通观众的评价作为语料,采用主题分析法总结提取出三种遭受折扣最严重的中国文化价值,并从跨文化理解的角度分析产生文化折扣的原因。分析表明,中德文化本身差异
基金项目:新疆科技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以新疆地区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路径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23-KYPT02)。 作者简介:陈然然(1995,2-),女,安徽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承发展。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建设新时代新疆的关键举措。新疆红色文化成为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以新疆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广泛利用与有
作者简介:王朝弘(1996-),男,四川遂宁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学。 通信作者:李继军(1976-),男,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体育学,通信邮箱:1156929257@qq.com。 摘要:体育文化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在国内掀起了研究热潮,引发了广泛的学术兴趣和社会关注。在过去几十年中,体育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不仅涉及身体活动和竞技竞赛,同时关注文化、社
作者简介:徐莹(1982,4-),女,满族,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馆员,研究方向:档案,博物馆科学管理,博物馆学。 摘要:当前我国自然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数量快速增加、门类增长显著、场馆规模不断扩大、藏品资源逐渐丰富等特征。自然博物馆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藏品征集工作与标本保护建设工作仍需加强,展陈服务与教育服务体系有待改善,功能发挥不全,数字化建设有待提升。在管理学视角
作者简介:陈嘉强(2005-),男,广东阳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卫生管理。 通信作者:李艺(1989-),女,湖北黄梅人,博士,中级讲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慢性病防治与流行病学,卫生政策与卫生事业管理,通信邮箱:lilychonger@gzucm.edu.cn。 摘要:随着国家一系列涉及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政策的发布,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工作备受各行各业的重视。该文就基层群众
作者简介:刘秋红(1998-),女,湖北恩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凝结了古代人民及当代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体系中的瑰宝。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价值引领,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该文从文化自信整体视域角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