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习近平抵达拉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8月20日中午乘专机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率中央代表团到西藏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 ·习近平在
人民日报拉萨8月20日电 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20日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他强调,西藏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习近平指出,西藏自治
人民日报拉萨8月21日电 六十载奋斗栉风沐雨,六十年雪域沧桑巨变。8月21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王沪宁出席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出席。 古城拉萨彩旗飘扬,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雄伟的布达拉宫下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
人民日报天津9月1日电 (记者武卫政、胡泽曦)9月1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9月的天津,秋高气爽。梅江会展中心外,与会各国国旗、上海合作组织会旗迎风飘扬。上海合作组织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徽标格外醒目。 习近平同出席会议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常设机
人民日报天津9月1日电 (记者王新萍、陈世涵)9月1日下午,“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凝聚上合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的重要时刻。80年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让国际社会痛定思痛,联合国应运而生,全球治理掀开新的一页。80年后,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人民日报北京9月3日电 铭记伟大历史胜利,凝聚正义和平力量。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
全国同胞们,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代表, 尊敬的各位来宾, 全体受阅将士们,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我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全国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海内外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伟大胜利,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赢得了世界各国爱好和平人民的尊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野蛮疯狂的掠夺破坏,给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日本侵华罪证史料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军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的,是新时代强军事业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和科学指南。习主席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带领全军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强军兴军的使命任务、奋斗目标、根本原则、战略布局、重要路径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这一党的军事指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人民日报社推出一系列融媒体产品,重温抗战记忆、讲好抗战故事。这些产品在回望历史中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创新传播中让正能量赢得大流量。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的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指出:“我们要坚持正确二战史观。”一个多月后,习近平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人民日报社推出系列融媒体作品,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从震撼人心的阅兵画面到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对和平的坚定承诺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多角度讲述 做好预热报道 8月25日,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作品《九三阅兵当天,这个小伙将升起五星红旗》,讲述国旗护卫队升旗手张威的成长故事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人民日报记者雷声手持专业摄影设备,以敏锐的视角捕捉下每一个震撼人心的瞬间。 升旗仪式 陆军方队 战旗方队 放飞和平鸽 三架直升机分别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 战略打击群方队
图为辽宁省本溪市老边沟抗联遗址纪念雕塑。 本刊记者 冯旭东摄 山川绵延不绝,林海起伏层叠。大自然赋予本溪丰饶与壮美,岁月的长河也在此时激荡历史的回响。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7月末,由辽宁省作家协会和中共本溪市委共同主办、本溪市委宣传部承办的“寻找抗联路上的诗篇”辽宁诗歌周在本溪市举行。国内文学名家叶延滨、杨克、臧棣、宗仁发、刘立云、郭晓晔、曹宇翔、林雪等及省内2
“老边沟战斗遗址”巨碑上 一双双曾穿透硝烟的眼睛 此刻漫过我的肩头 把二十一世纪的阳光 写成一首首无字的诗 滋润满山的枫叶如绿云 只待十月红遍英雄本溪 我看见那些冻裂的脸颊 那一条条冻土般的纹路 每一道生命沟壑里 都站着挺直的脊梁 岁月之水漫过生锈的弹壳时 我与他们眼神在时空中相握 他们 在掌心里的冰 正融成我血管里的火! 站在抗联战士的老营地 就是走进赵一曼
当东北沦陷 万千紧握的拳头醒来 白山黑水的悲痛熔成铜号 辽东初曦,用赤缎 扎起猎猎义旗 凛冽之风吹响激昂旋律 热血里第一声“起——来!” 震裂黑土上方的苍穹 《血盟救国军军歌》锋利如铜笔 《抗敌进行曲》燃烧成墨汁 写下“战斗!战斗!” 写下稚子与白发 怒目而立的英姿 义勇军旗似燎原烈火, 松柏般的身影 在风雪中无所畏惧 “起来!”这是大地深处的咆哮 撕开漫漫长夜
眼前一片片茂密丛林里 恍惚闪过,英雄前辈匆匆身影 衣衫褴褛队伍,面容坚毅的队伍 山溪深谷抬头望,分不清他们 是在陡峭林间还是天上 遥远年代一阵阵凛冽寒风 摇晃山林,树梢砸下簌簌雪团 一群抗联官兵围坐一堆营地篝火 那个斜背大刀一脸稚气的孩子 倚着老兵身子沉沉地睡了 今日溪边一块耸立巨石 旧时大地,民族凝固的泪水 石上“老边沟战斗遗址”鲜红大字 笔画里飘荡枪声,缕缕硝烟 像
透过雪花,我透视着太阳, 她时隐时现在儿时的山岗。 目光攀上飞翔的螺旋, 记忆在冰封的江河流淌。 头道羊岔挡住云的去路, 不堪屈辱的榆树, 昂扬成大漠胡杨。 没有人在这里停下脚步, 那一树血染的叶子悄然凋零, 枝头的冬青依然鲜绿, 和冬雪一同哺育着, 五月的芬芳。 飞得很低的这只山鸟为何失音? 山谷中“起来,起来”仍在回响! 白的雪、黑的土被飓风卷起, 一个音符,一枚
这是一次跨越国界的特别集会。近日,来自日本、美国等国和中国香港、中国吉林等地的历史学者、学生及民间人士1000余人,在线上相聚,通过口述证言、文献史料及书信、影像等实物展示,召开国际研讨会,揭露战争暴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本次国际研讨会由日本民间团体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中国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袂举办,除了日本武藏野大学、中国长春师范大学两个主会场,另
在抗日烽火燃遍华夏的年代,沂蒙山区涌现出不计其数的抗战志士。日本投降后,这些抗战老志士选择回到家乡,回归最普通的生活。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文学用40余年的寻访与写作,挖掘出这些尘封在历史深处的抗战记忆。近日,他向本刊记者讲述了沂蒙山区的抗战故事以及自己的切身体悟。 难忘老八路的血性与坚韧 记者:据了解,在您40多年采访写作沂蒙山区红色故事的创作历程中,寻访挖掘到不少被湮没在历史尘埃里
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开辟华中敌后战场,发动人民群众,坚持长期斗争,为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抗战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四军是在没有后方依托、敌伪顽三重夹击的险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它以铁的信仰和铁的作风,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凝聚了人民的力量,撑起了抗战的半壁江山。”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党史军史专家常浩如接受了本刊记者的
图为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碑。 在我国的抗战将领中,开国少将谢振华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少年时加入游击队,在战火硝烟中成长为最年轻的军长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年仅20余岁的他历任团长、团政委等职务,带领战士们多次参加反“扫荡”等战役战斗,立下卓著功勋。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开国少将谢振华将军之女谢海巢于近期向本刊记者讲述了父辈的抗日往事。 亲历白驹镇会师
1943年3月18日拂晓,侵华日寇王牌军六十五师团的3000余名步、骑、炮兵,在师团长川岛的带领下,从淮阴城开出,过了废黄河、盐河,朝北面“扫荡”,一直到了涧桥、刘老庄。他们企图袭击我淮海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机关。 我新四军三师十九团四连八十二位指战员,奉命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转移,在刘老庄就地牵制、阻击日军。 四连是个英雄连队,具有南昌起义和红军长征的光荣历史。 连长白思才、指导员
87年前的5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太行山剧团”(以下简称“太行山剧团”)组建。团名寓意是像太行山一样雄伟坚强,永远和太行山军民在一起,团结抗日,争取最后胜利。 我的父亲阮章竞被朱瑞将军任命为太行山剧团的政治和艺术指导员。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武汉的信件,是老师冼星海寄来的歌咏作品《中国的孩子》《我们歌唱祖国》,以及他与桂涛声合作的歌曲《在太行山上》。 1937年12月26日,冼星海在汉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杨靖宇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2025年2月,吉林省档案馆新公布了一封日文译文杨靖宇信件档案。这份信件档案出自吉林省档案馆藏日本关东宪兵队司令部全宗,对杨靖宇和东北抗联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937年10月,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师与日伪军警发生战斗。敌人在我方牺牲人员身上搜到杨靖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了一个褐色灯柜,柜门上刻着“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有一个褐色灯柜,高80厘米,顶面46厘米见方。灯柜顶面的四角均刻有“福”字,中部已开裂,上面刻着“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落款是“民国二十六年岁属丁丑八月傅常”,旁边还刻有“傅常”印章。灯柜门的左上和左下角也刻有“福”字,居中刻有“勿忘
沈清(中)为新人颁发结婚证。本刊记者 赵丽岳摄 2025年8月29日正逢七夕佳节,许多新人在这一天登记结婚,赋予婚姻更多中式浪漫。大栅栏街道里,北京西城区婚姻登记处热闹而忙碌。在它的不远处,北京市首个户外婚姻登记点——护国观音寺同样熙熙攘攘。今年5月,护国观音寺登记点正式启用,让大栅栏街道喜上加喜,成为北京甚至全国新人追捧的婚姻登记处。 清风习习,笑语晏晏,《情长纸短 吻你万千——周恩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指出“交通运输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提升保通保畅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健康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对极端恶劣天气的监测和预警,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安全作为交通运输的头等大事来抓、作为民生
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及其所属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境内外诉讼、仲裁等法律纠纷案件。加强法律纠纷案件管理(以下简称“案件管理”),是央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法治央企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重要体现。笔者认为,央企案件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立足自身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责任主体、突出工作重点,从五个方面着力抓实管理工
荣誉战旗名称:“金刚钻”团 授旗时间:1942年7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新四军2师4旅10团 授旗领导机关:新四军2师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创建于1928年3月河南省固始县大荒坡暴动后成立的固始独立团;1935年2月,编入红28军82师244团;1938年春,改编为新四军4支队7团;19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2师4旅10团;1945年12月,改编为津浦路前线野战军2纵队4旅10团;1
图为榆林古城。(董耀会供图) 我们徒步考察明长城时,进入明长城九边的榆林镇,又称延绥镇。这一镇长城是明初北方四镇之一,其镇城就在绥德后移驻榆林。榆林镇位于陕西省北部,主要在陕西榆林市境内。这里的长城处于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的交界处。长城的北面是毛乌素沙漠,过了沙漠是蒙古高原。长城的南面是黄土高原,长城就修建在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上世纪80年代,我们徒步考察长城的时候,站在
作者简介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博士生导师、人文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人民周刊》新时代美术高峰课题组、中国画“两创”课题组专家成员。 我曾见到一位画家本来画得很好,在同行中很突出,但后来他画人物、花鸟等都用石绿、石青或朱砂等乱甩乱点,胡乱擦涂几笔,把具象或半具象的形破坏。我问他乱甩乱点什么意思,他说:“没有什么意思,追求现代感。”我问他什么叫现代感,他
提起老甲(贾浩义),我想起了达·芬奇。达·芬奇晚年叹息自己一生没有担任过重要职务,甚至没有接受过十分重要的任务。然而,那些担任过重要职务的人后来又到哪里去了呢?他们给社会留下了什么呢?杜甫咏李白诗云:“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然而,那些“冠盖满京华”的高官巨富又为社会创造了什么呢?而达·芬奇在艺术上、在机械工程上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财富。李白给人类文化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所以,它也有“千秋万岁
作为一名在云南生活过10多年的诗人,我深感与在座各位云南同行的缘分与共鸣。我们共同关注的抗战题材,恰如《号角》这部长篇叙事诗所折射的深刻内涵。这部长篇叙事诗于今年6月在北京国际书展上举办了新书发布会,我作为嘉宾亦有出席。在简短的发言中,我不吝对这本书的赞美之词,提出了这是一本很好地结合了“诗”与“史”的优秀作品。 鲁迅先生曾在1935年的一封信中就诗歌与宣传的关系提出观点,我亦摘录于此:“口
我在旅途中读完了这本书,越读越沉浸其中,深受触动。借此机会,我想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 首先,是关于文体与形式的创新。作者在处理类似题材时常常面临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如何展现一位年仅23岁的伟大音乐家的成长历程。诗中提到“聂耳并非天生的‘异能者’,是汗水浇绽了他非凡的才艺……当别人在公园、舞厅、美食中迷醉,只有他在音乐里徜徉,在书海游弋”。这种表达既带有现实隐喻,也体现出叙述策略上的突破。整部作品
在自身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叙事诗形成了独特的诗体特征和审美特质。它既不同于往往作为中国诗歌代表的抒情诗,也不同于完全追求客观化叙事的西方叙事诗,或客观化的小说和戏剧,而是在吸收抒情诗和小说、戏剧等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形态:以诗独有的抒情之美来驾驭叙事。 显然,作家何南的新作《号角》,正是一部对中国叙事诗传统进行继承发扬的长篇叙事诗作品。该作记叙的是音乐家聂耳短暂而又激情澎湃
去年,读何南先生《微笑的格桑花》,语言朴实、清新,就像他本人一样低调、内敛;而今天,这本《号角》,语言如烈火喷涌、似惊雷裂空,激情四射,让我读出来一个炽热、澎湃、真挚的何南先生——他不仅是文字的书写者,更是时代的传声者。这本长篇叙事诗《号角》用铿锵有力的诗行,记录下聂耳短暂而璀璨的一生。从童年到青年、从迷茫到觉醒,何南先生通过诗性的表达,让我们听到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精神号角。 一部让人眼睛一亮的
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号角从来不是简单的乐器,而是凝聚民族精神的声觉图腾。长篇叙事诗《号角》以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命历程为经,以《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为纬,编织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不仅是对一位音乐家的深情追忆,更是对号角在中华民族精神坐标中的深度解读。 1935年7月,聂耳溺亡于日本鹄沼海滨,噩耗传来,郭沫若在《悼聂耳》中写下“聂耳呀,我们的乐手,你永在大众中高奏,我们在战取着明天,作为你音乐
《号角》是一部创建新时代歌诗美学范式的佳作,我最初拿到这部作品的感受是:关于经典人物如何再塑造、如何完成更具新意的书写、如何能完成“审美与旨趣”的呈现,这些问题在这部诗作中都能找到答案。翻开《号角》之后,我发现: 《号角》这部作品不满足于英雄形象的单线突围,更注重外在经验与内在经验的双向拓展,实现了内部人物塑造与外部审美表现上的双重突破。相较于过往书写聂耳的诸多作品,《号角》的美学突破值得关注:
写作之前,除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我沿着聂耳的足迹,从云南玉溪的聂家老宅到昆明老街的“成春堂”旧址,从上海百代小楼亲切的夏秋盛景里来到日本鹄沼海岸陌生而令人震撼的惊涛拍岸声中,从无边的瞻仰与崇敬到无限的恨憾与缅怀,情感升腾作云又滂沱为雨,最终汇聚成这部数千行长诗。可以说,它是一个写作者用脚步丈量出的生命礼赞。 “一曲报国惊四海,两地架桥惠万民。”这是纪念缔结友好城市30周年时昆明市赠送给藤泽市的石碑
《立志成为科学家:30位科学家的求索之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科教部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2025年9月1日,中国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实施,我国科普工作迈入制度化、常态化、全民化的新阶段。 《立志成为科学家:30位科学家的求索之路》一书分为“科技故事篇”和“知识精进篇”,共收录30篇中国科技名家署名文章,如《夙兴夜寐铸巨箭 百炼磨
“月儿弯弯入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动人的歌声伴随我儿时的成长,也让我对中国充满着好奇与向往。常听阿妈在晚间饭后讲起多年前的中国故事。一杯茶一整晚,一首歌曲一个蒲扇。当时我就告诉阿妈:“长大后,我要去中国读书,学习中华文化。” 2017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参加了中印尼两国高中间的“中华文化寻根之旅”冬令营活动。沙茶面的香气飘散在闽南方言的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