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宣布,将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以男女双打取代男女团体项目,同时还将引入混双团体比赛。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金牌将增加至6枚,为历届奥运会最高。 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索林对这一决定表示了支持:“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这一重大决定,基于乒乓球蓬勃发展的势头,也证明了其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大获成功后,洛杉矶奥运会引入混
北京时间3月16日晚上,刚刚在WTT重庆冠军赛中得到男女单打冠军的王楚钦和孙颖莎,在颁奖仪式结束后马不停蹄地赶到重庆长江索道,在这座奇幻山城最具标志性的地点拍摄了宣传照。夜晚的长江静谧壮美,见证了这对混双黄金搭档在单人赛中同时登顶的闪耀时刻。顶峰相见,对于拥有共同目标的年轻人来说,是最美好的事情。 1 孙颖莎和王楚钦不只是WTT重庆冠军赛的男女单项赛冠军得主,也是为中国乒乓赢得首枚奥运
孙颖莎香港都会大学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国家乒乓球队的运动员孙颖莎,同时我也是一名大学生。今天,我作为一名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的成员,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共同交流与分享。在不久前落幕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香港代表团以两金两铜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历史最佳纪录,在此,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接下来,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三个词:梦想、成长与幸福。 首先
美好开端 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 在休斯敦世乒赛的赛场上,王楚钦和孙颖莎无疑是国乒阵中最为忙碌的两位选手,他们均身兼3项赛事,肩负着沉重的比赛任务。 王楚钦的征程充满坎坷,在男单和男双项自中,他接连遭遇失利,遗憾出局,此时仅剩下混双项自成为他在本次世乒赛上的夺冠希望;而孙颖莎则展现出了极为出色的竞技状态,连战4场皆奏凯歌,在其参加的3个单项比赛中均成功闯入决赛,成为休斯敦世乒赛最耀眼的新星
作为中国的“国球”,乒乓球运动向来承载着无数国人的骄傲与期待。而在奥运会的舞台上,每一块金牌都意义非凡,混双项目更是在巴黎奥运周期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这一次,重担落在了年轻的孙颖莎和王楚钦身上。 砥砺前行 在东京奥运会上,乒乓球混双首次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中国乒乓球队本对这块金牌志在必得。然而,许昕和刘诗雯的组合在决赛中3比4不敌日本组合水谷隼和伊藤美诚,痛失金牌。那一场失利如同一
2023年杭州亚运会,孙颖莎和王楚钦再次肩负为国争光的重任。在混双比赛中,这对搭档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统治力。他们从小组赛到半决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强势挺进决赛并与队友林高远和王艺迪成功会师。 2023年9月30日晚,决赛正式打响。首局比赛,孙颖莎和王楚钦迅速进入状态,凭借对彼此技术特点的深刻理解,以及高度的默契配合,从一开始就牢牢掌控比赛主动权。相持阶段,王楚钦充分发挥力量大、进攻犀利的优
W策当山城的热辣遇上孙颖莎的锋芒,一切靓丽的色彩都显得暗淡无光。2025WTT重庆冠军赛,“小魔王孙颖莎卫冕成功,连续第二年获得该项赛事的冠军。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新的希望,毕竟她似乎已经好久没有获得正式大赛的单打冠军了一巴黎奥运会的失利,亚洲杯决赛被横扫,就像一根利剑刺痛着球迷的神经。但这对于孙颖莎来说只是冠军路上的一点点考验,她早已心无旁骛,只盼能继续涨球,勇往直前。 二度封后
爱吃锅包肉,爱打台球,把老大哥马龙视为自己的榜样,王楚钦的乒乓球之路充满热血元素。这位个性十足的“00后”代表人物,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一段专属于中国青年力量的传奇故事。 一 2000年5月11日,王楚钦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小时候他身体较弱,父母在王楚钦5岁时将他送到了吉林市船营区乒乓球学校。起初本来只是为了通过运动增强体质,但谁也未曾料到,这个决定竟为中国乒乓球界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相识于少时的王楚钦和孙颖莎,不但联手在国际赛场取得傲视群雄的成绩,还谱写了一段美好的青春之歌。恰同学少年,当乒乓球台上的友谊化为一块块金牌,两名乒乓少年的成长故事也随风飘扬,为一代中国青年树立了榜样。 1 从2017年韩国牙山亚洲青年乒乓球锦标赛,到2024年的奥运会和团体世界杯,孙颖莎和王楚钦用球拍书写了8年的混双辉煌传奇。其间,两人发生太多的逸闻趣事,有起初坚定不移地搭档互选,有不
自从姚明之后,中国体育足足有将近20年未曾出现过影响力超越运动本身的“现象级运动员了。孙颖莎和王楚钦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体育“00后”的代表人物,除了出色的实力和优异的成绩之外,还有他们传递出的乐观、积极、永不言弃的青春精神。与老一辈的运动员相比,年轻的中国运动员更乐于表达自己的个性,同时,他们也延续了老一辈运动员“顽强拼搏、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在国际赛场上体现了大国气质,成为亿万中国青
2022新乡WTT世界杯男单决赛,王楚钦4比2战胜张本智和获得冠军,孙颖莎在女单决赛中以4比了战胜陈梦夺冠。这对混双搭档一起登上了单项冠军的领奖台。 进入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周期后,孙颖莎和王楚钦作为国乒女单和男单的领军人物都把训练的重心放在了单打比赛中,混双比赛的任务交给了年轻队友。而国际乒联在4月10日宣布,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将取消男女团体比赛,引入混双团体赛,同时男双和女双
1971年,在第31届世乒赛上,张燮林和林慧卿为中国队摘下首个混双世界冠军,开启了国乒在这一项目上的荣耀征程。此后,岁月流转,一批又一批的国乒队员们凭借汗水与智慧,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一次次将冠军奖杯揽入怀中。每一个冠军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关于梦想、坚持和团队精神的故事。每一场胜利背后,都饱含着训练的艰辛、战术的博弈以及对胜利的执着渴望。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溯自1971年至今这段波澜壮阔的乒兵球
在中国乒乓球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他是典型的草根传奇,19岁以技校学员的身份被调入上海队,并一举帮助上海队赢得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团体金牌; 他是长胶的大宗师,手持“变废为宝”的“怪拍”征服对手,作为主力球员,两次助力中国队摘得世乒赛男团桂冠; 他是混双的破冰者,在31岁的年纪,在自己的最后一次世界大赛上,与林慧卿搭档为中国队夺得首枚混双世界冠军; 他是女乒的伯乐,在20年
37载岁月鸿沟,无法阻碍他们对乒乓球的热爱,更无法冲淡心底炽热的爱国情怀。41年时光流转,同样无法冲散那段辉煌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亦无法冷却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国乒的传承,恰似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从老一辈传奇人物手中,稳稳传递到新一代选手的掌心,闪耀着独有的华夏光芒。 乒乓奶奶2024 年 7 月 30 日,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前夕,王楚钦和孙颖莎的热身台上,出现了一个熟悉而令人敬
1 王楚钦/孙颖莎 从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初露锋芒,到巴黎奥运会顶住朝鲜黑马的搏杀夺冠,这对00后组合掀起的混双风暴”席卷国际乒坛提升了混双项目的影响力。不但让更多人开始了解乒乓球这项运动,也为中国乒乓的年轻球员树立了榜样。 2 王涛/刘伟 这对世乒赛三连冠缔造者开创了混双项目的黄金时代。1991-1995年间,王涛和刘伟连续三届世乒赛将混双金牌留在中国,其中两度战胜孔令辉/邓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