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为我国梨属植物的分类提供孢粉学依据,为梨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创新及鉴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我国梨野生种质资源的87份花粉资源进行形态学观察,比较其花粉粒的大小和外部形态。【结果】结果表明,梨野生种质资源花粉的赤道面观多呈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极面观多呈三裂圆形或三角形且3个角的边缘呈圆弧状,具三孔沟,表面具条纹状纹饰和穿孔。87份梨野生种质资源的花粉极轴长 38.25~ 45.52μm ,平均值为 41.13μm ;赤道轴长 18.47~24.57μm ,平均值为 20.49μm ,均属于中型孢子。条脊宽度为 0.18~0.26μm ,平均值为 0.22μm ,条脊距为 0.20~0.29μm ,平均值为 0.16μm 。穿孔径为 0.09~ 0.15μm ,平均值为 0.16μm ,穿孔频率为 1.98~3.43 个 /μm2 ,平均值为2.55个 /μm2 。同种花粉形状、大小和纹饰特征差异不大;不同种花粉形状、大小和纹饰存在一定的差异。种间不同类型的花粉,其花粉粒的大小及形态都存在显著差异。秋子梨、豆梨、砂梨、白梨等花粉的形状均有一定差异。基于花粉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显示,将梨野种质生资源的6个种分成了4个群体,杜梨和豆梨、白梨和西洋梨聚成一类,表明其在表型形态方面亲缘关系较近。【结论】研究结果为梨野生种质资源的分类及鉴定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摘要:【目的】明确鲜食葡萄‘瑰宝’与‘玫瑰香’正反交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规律,以期为鲜食葡萄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提高鲜食葡萄新品种选育效率。【方法】选用鲜食葡萄品种‘瑰宝’与‘玫瑰香‘及其正反交 F1<> 代群体为试验材料,测定双亲及后代群体196份单系果实的果穗质量、果穗大小、果粒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固酸比、颜色10项果实性状指标,对其后代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F1 代果穗质量、果穗大小、果粒质量、果粒纵径受母本影响较大;果粒横径、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固酸比受父本的影响较大;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受父母本影响不大。通过对各性状的组合传递力进行分析,发现除正交组合瑰宝 × 玫瑰香的纵径、横径、固酸比及正反交组合的可滴定酸遗传传递力小于100% ,显示出遗传上的衰退趋势外,其余果实性状遗传传递力均大于 100% ,显示出较强的遗传传递能力。进一步分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发现正反交后代的果穗质量、果穗大小、固酸比及反交组合可滴定酸的遗传变异系数均大于 20% ,表明这些性状在后代中表现出较广泛的分离,因此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果粒质量、果粒纵径、果粒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正交组合可滴定酸的遗传变异系数均小于或接近 20% ,说明这些性状在后代中没有表现出广泛的分离,选择潜力相对较小。【结论】该组合亲本的选配有希望选育出穗粒大、糖分高、酸度适中且颜色鲜艳的鲜食葡萄新品种。
摘要:【目的】揭示葡萄种子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葡萄种子的后期加工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陕西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种质资源圃的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通过HPLC-MC技术探究了盛花后10~45d 种子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其营养价值,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比较。【结果】检测出15种氨基酸,其中 Gln 、Lys、Asn、Glu、Ala 含量较高,Ile、Pro含量较低,且多数氨基酸含量在酿酒葡萄通常范围内。与FAO/WHO氨基酸模式对比,检测到6种必需氨基酸,其中Leu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多数发育阶段氨基酸组成与理想模式相符,营养价值较高。【结论】玫瑰香葡萄种子不仅可作为保健品的潜在原料,并且具备作为酿酒原料的潜力,为保健品和酿酒产品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新疆野苹果幼苗叶片性状的影响,明确抑制幼苗生长发育光照强度,为野苹果原生境实生天然更新光照抑制和人工实生苗培育的光照管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5种光照处理(0、1、2、3和4层遮阳网,透光率分别为 100% 、 41.67% 、 26.04% 、 9.21% 和 2.42% ,将层积催芽后的新疆野苹果种子播种在花盆中,每种处理重复5次,共25盆。土壤含水量保持在 60%~80% 。于6月底测定幼苗叶片的功能性状。【结果】1)在不同光照处理下,新疆野苹果幼苗单株叶片数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减弱而减少,在 100% 光照强度下最多,为17片;相对叶绿素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先降低后增加,在 100% 光照强度下最高,SPAD值为43.71。2)幼苗叶片厚度随光照强度的减弱逐渐变薄,叶片干质量和鲜质量也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逐渐降低,三者均在 100% 光照强度下最大,分别为 0.13mm , 0.07g , 0.03g 3)幼苗的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先增加后降低,前四者在 41.67% 光照强度下均达到最大,分别为 35.08mm , 17.44mm ! 98.22mm ! 424.32mm2 ;比叶面积在 26.04% 光照强度下最大,为 171.65m2?kg-1 。4)幼苗叶片质量与形态与光照强度极显著正相关,比叶面积则相反;叶功能性状中,只有比叶面积与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叶厚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光照强度与野苹果幼苗叶片功能性状显著正相关,光照强度降至26.04% 时对叶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随光照强度的降低而衰亡。
摘要:【目的】通过对10年生密植主干形香梨单株进行不同负载量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香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综合评价得出最适单株负载量,为香梨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工疏果的方式分别对10年生密植主干形香梨单株定果60个、100个、140个、180个和220个,成熟期对不同负载量处理下香梨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果心直径、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及单株产量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不同负载量水平对香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香梨单株负载量留果140个处理的综合评价(0.6900)最好,100个(0.6708)次之,60个(0.5801)和180个(0.5777)一般,220个(0.4938)的综合评价最差。【结论】10年生密植主干形香梨单株负载量为留果 100~140 个时果实品质较好,亩( 667m2 )产量可以满足生产需要,综合评价较优。
摘要:【目的】研究南疆地区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阿森泰克苹果幼树适宜的主干刻芽时间和刻芽间距。【方法】试验以矮砧密植苹果园内阿森泰克苹果幼树为试材,设置不同时间和不同间距的刻芽处理,研究其对主干萌芽和发枝的影响。通过观察苹果幼树主干刻芽后的萌芽情况、定期测量新梢生长量等生长指标,分析成枝力和成枝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刻芽显著提高了苹果幼树主干整形带光秃部位的萌芽率,刻芽后萌芽率为 50%~ 80% ,最高可达 80% (T4 处理)。刻芽可以提高发枝率,但效果因刻芽时间和间距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其中,T3 处理发枝率最高 (90%) , T4 次之( 88.89% 。3月15日的3个刻芽处理均表现出较高的成枝力与长枝率,成枝力分别为 56.42% 、 45.56% 、 42.12% ,但三者之间的成枝力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对照相比,不同时间、不同间距刻芽均会不同程度的促发主干萌芽。3月15日芽体萌发前刻芽能够显著促进阿森泰克苹果幼树芽体的萌发,增加枝条数量,促发分枝,提高成枝力,尽早实现扩冠成形。
摘要:【目的】研究独脚金内酯对葡萄夏芽萌发效果和对芽内独角金内酯合成途径及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葡萄生产中合理利用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夏芽萌发的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峰’葡萄为试材,对施用不同浓度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的夏芽的萌发个数及长度、茎粗进行调查,并测定芽内合成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外源GR24对‘辽峰’葡萄夏芽的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激素浓度的增加,抑制时间延长;但对副梢萌发后的生长影响不明显。GR24处理后独角金内酯合成基因VvD27、VvMAX1、VvCDD7、VvCDD8的表达量随着浓度的增高出现降低的现象,而独角金内酯信号转导基因VvMAX2,VvD14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其表达量呈上升的趋势,【结论】独脚金内酯可有效抑制葡萄夏芽萌发,其可能通过影响葡萄夏芽中独角金内酯的合成和信号传导,进而影响夏芽的萌发和生长。
摘要:【目的】研究水杨酸和壳聚糖处理对贮藏期欧李果实糖、酸、酚类及钙素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欧李果实采后保鲜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欧李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用 1.0% 壳聚糖溶液( 1min )、0.5mmol?L-1 水杨酸溶液( 10min )进行浸泡处理,以蒸馏水( Tmin )浸泡为对照(CK),处理后置于 0~ 4°C 低温贮藏。从贮藏当天开始,每隔10d对果实随机取样进行相关试验指标的测定,测定指标包括:果实硬度、果实腐烂率、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以及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花青素、黄酮醇、不同形态钙的含量。【结果】水杨酸和壳聚糖处理延缓了贮藏期内欧李果实硬度的下降,具有保鲜效果;在贮藏中后期,水杨酸和壳聚糖处理的欧李果实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及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花青素含量,总钙、活性钙、水溶钙、果胶钙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水杨酸和壳聚糖处理明显延缓了贮藏中后期果实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4种酚类物质及果胶钙含量的下降;同时促进了果实总钙、活性钙、水溶钙含量的上升,有利于贮藏期欧李果实保持较高的营养品质。
中图分类号:S668.4,S275 文献标识码:A Effect of Negative Pressure Irrigation on Growth and Nutrient Absorption of Strawberry JIA Yan1, LIU Wei 1,2 ,WANG Guoping²,GUO Hua2 ,GAO Fei1, FAN Xinping² (1.College of H
中图分类号:S567.19 文献标识码:A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Four Ningxia Wolfberry Cultivars MA Zhongyan1,CAO Bingl1,2 * (1. Colege of Forestry and Prataculture,Ningxia University,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外源调节剂处理下荔枝苗对低温胁迫的生长生理响应效果,旨在揭示外源复合调节剂在改善荔枝抗寒性方面的应用潜力。【方法】以荔枝品种‘妃子笑’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在16种 0~4mg/L 芸苔素内酯 +0~150mg/L 硝酸钙 +0~100mg/L 亚精胺的外源调节剂处理下,于低温胁迫后荔枝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供试的任一外源调节剂处理均能显著提升荔枝苗木株高生长。其中,在 4mg/L 芸苔素内酯 +50mg/L 硝酸钙 +50mg/L 亚精胺处理下,荔枝株高增量最大,较对照提升了 245.5% 。株高生长与叶绿素含量间相关性最为显著,而叶绿素含量与SOD、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经主成分综合分析评价,在 2~4mg/L 芸苔素内酯 +50mg/L 硝酸钙 +50~100mg/L 亚精胺处理下,荔枝苗对低温胁迫的生长生理表现最佳。【结论】在广东廉江市地区提升荔枝苗抗寒性过程中,科学地施用由芸苔素内酯、硝酸钙及亚精胺组成的复合调节剂,可获取良好的栽培效果。
摘要:【目的】以不同年份文冠果实生苗做砧木,采用不同方式对文冠果进行嫁接,调查嫁接后苗木成活率及生长情况,以筛选文冠果最适嫁接方法。【方法】以1754、1888、沃丰2号和46331文冠果品种为材料,通过对嫁接后成活率、芽长、茎粗和嫁接处愈伤组织POD活性等进行测定,探究不同年份文冠果砧木最适嫁接方法。【结果】1年生砧木配以芽接,文冠果成活率、茎粗和芽长均高于切接和劈接,2年生、3年生砧木配以切接和劈接,文冠果成活率、茎粗和芽长均高于芽接。此外,1年生砧木配以芽接,其嫁接处愈伤组织POD 活性最高,2年生、3年生砧木配以切接和劈接,其嫁接处愈伤组织POD活性最高。【结论】不同年份文冠果砧木的最适嫁接方法不同,1年生砧木芽接成活率最高,2年生和3年生砧木切接和劈接成活率最高,这可为进一步研究嫁接酶活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摘要:金丝小枣在乐陵栽培历史悠久,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金丝小枣的种苗繁育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了金丝小枣的现代种苗繁育技术,包括种子繁殖、嫁接繁殖、组织培养等方法,并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摘要: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位于新疆南部,该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土壤质地佳,有利于提高冬枣外观和内在品质。为提高当地冬枣的商品质量,有效提升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从建园前土壤选择和整地施肥、苗木选择、定植管理、定植后的花果期管理、土肥水管理、修剪管理、病虫害管理8个方面,对图木舒克市冬枣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冬枣的种植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摘要:金刺梨是安顺独具特色的产业之一,也是近年来安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打造的支柱产业之一。介绍了安顺金刺梨产业发展现状,对金刺梨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内容包括:苗木繁育、园地建设、田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应用前景等,供种植户参考。
摘要:在果树生产过程中,负载量过大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树体生长势加速衰退,病虫害频发,果品质量显著下降,进而对果农的经济收益构成严重影响。鉴于此,强化超负载果园的技术管理措施显得尤为迫切。从果园生产实际出发,深入剖析超载现象的原因,提出科学的判定方法,明确其潜在危害,并据此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整改策略,旨在为果树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苹果感染病毒后,病毒与苹果树体间竞争生长需要的营养,破坏树体的养分运输,改变树体内有机物质的代谢,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最后会呈现花叶病和花脸病,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性和生产效益。为此,依据生产经验,提出了采取抗病毒砧木、栽植脱毒苗、对苗木进行热处理、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增施有机肥、注射抗生素、药物防治等苹果病毒病防治方法,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美国白蛾是典型的杂食性、多食性有害生物。该虫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强、传播速度快、适生范围广等特性,防治难度较大,且防治后容易再次爆发,对农林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在苹果、樱桃、核桃等经济林园区发生,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果农经济收人。对美国白蛾的识别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防控措施,旨在为种植者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
摘要:银杏作为国宝级药用、食用及观赏多用途树种,具有一定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甘肃平凉得到广泛种植。根据多年栽培试验和实践经验,总结了银杏在进行药用或食用经济栽培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选择优良种苗、适地栽植、适度密植、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合理施肥、控水抑长及科学整形修剪等,以期大力发展银杏经济栽培,为医药加工和市场种仁销售提供优质原料,促进银杏产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防护林在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防风固沙、预防霜冻和倒春寒等自然灾害,同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果园的看护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此外,防护林还能开辟肥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有机质,进而增加经济收入。然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防护林可能对果树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如因遮阳导致果树光照不足、与果树争夺养分和水分以及成为病虫害的传播媒介等。为了最大化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并尽可能减少其对果树生产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营造方法及注意事项,供种植者参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山西省果树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当地苗木产业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对山西果树苗木产业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规范果树苗木行业标准、加强对果s树品种知识产权的管理,以及加大在山区等非耕地环境下进行果树苗木培育技术研发的力度,以期为推动山西果树苗木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瑞雪苹果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苹果新品种,易成花,进入结果期早,产量高,酸甜适中,果肉脆硬,果实高桩,果皮黄色,有特殊香气,品质优良。瑞雪苹果在平凉市栽培表现出色,已成为当地提升苹果种植经济效益的关键品种之一。基于瑞雪苹果的品种特性及其在平凉市的栽培表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瑞雪苹果在平凉市的栽培管理措施,同时指出了在其发展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以期为平凉市瑞雪苹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摘要:生产中,果树重茬种植引发诸多问题,如用工较多、果树生长结果不良甚至死亡,病虫害残留,病虫害防治用工用药较多、管理费用高、农药和化肥的残留污染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彻底清除前茬果树的残留物、实行轮作、进行土壤暴晒、施肥消毒、化学消毒等土壤消毒的方法,以及科学选择果树树种,定植时换位、换土、因树补肥、休耕或轮作等解决办法,以供参考。
摘要:西梅品种众多,适应性强,在我国各地都有引种种植。近年来,南疆地区大规模引种西梅,建立了西梅示范基地,推动了南疆果业发展。由于南、北疆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北疆地区引种西梅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为了评估北疆地区引种西梅的气候适应性,从北疆的气候特点、区域分布、北疆引种西梅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北疆引种西梅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指导。
摘要:陕西省彬州市果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城人员增多、果园管理人员低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果园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种植效益降低。针对这些问题论述了彬州市果园机械现状、存在问题并根据考察调研提出了对当地果园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对策,以提高果园管理水平,为彬州市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对山西省桃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现状进行了概述,系统阐述了化学防控技术的原理与常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针对山西省桃小食心虫的化学防控技术体系,包括药剂防治、人工防治、辅助防治及综合防治技术。剖析了山西省桃小食心虫化学防控体系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为我省桃小食心虫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摘要: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于2016年从辽宁果树研究所引入大果平欧杂种榛‘平欧7号’进行栽培,连续多年的系统调查表明,该品种抗逆性强,生长中庸,易成花,早果丰产,栽后第3年均挂果,第5年进入初盛果期,产量每亩( 667m2 )达 90kg ,第7年进入盛果期,产量每亩( 667m2 )达 140kg ,果个中等,平均单果质量 2.4g ,果面黄褐色,光洁,坚果圆锥形,果仁乳白色,饱满,风味香甜,果壳较薄,壳厚 1.3mm ,出仁率高达 45% ,适宜于山西气候特点类同的地区栽培发展。
摘要:近年来,草莓加工产品远销国外的趋势的显著提升,露地草莓因其生产成本低、果实品质好、硬度高、抗性强、产量高的特性而成为加工原材料的首选,重新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对露地草莓品种特性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达赛莱克特’‘哈尼’‘密保’‘森加森加拉’‘甜查理’和‘全明星’6个国内主栽露地草莓品种的特点,同时对露地草莓种质资源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草莓加工品种筛选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