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瑞雪’是目前受市场欢迎的黄绿色苹果新品种,为解决其套袋果实采后的果皮褐变问题,研究了不同浓度(0.5和 1.0μL?L-1 )1一甲基环丙烯(1一MCP)对冷藏果实保鲜和果皮褐变的影响,以探讨1一MCP对‘瑞雪’苹果冷藏期果皮褐变的防控效果及其生理机制。【方法】将‘瑞雪’苹果置于 -0.5~ 0.5°C 、相对湿度 90%~95% 的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失重率、果皮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1,1一二苯基-2一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α一法尼烯含量、共轭三烯含量及6一甲基-5- 庚烯一2一酮(MHO)含量,同时观察和统计其褐变的发生情况。【结果】结果表明, 1-MCP 处理可以延缓‘瑞雪’苹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的下降,降低果实失重率,维持果皮SOD 和CAT活性,抑制 α- 法尼烯、共轭三烯和MHO的产生,降低PPO活性,从而抑制果皮褐变。其中1.0μL?L-1 1—MCP 处理抑制瑞雪果皮褐变效果最佳,且能较好地保持其果实品质。‘瑞雪’苹果果皮褐变率与类黄酮含量、DPPH清除率、CAT呈显著负相关,与α一法尼烯、共轭三烯和MHO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摘要:【目的】探究PBO、三唑类农药对‘苏翠1号’梨枝条叶片果实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三唑类农药在梨树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5年生的‘苏翠1号’梨为试材,在其铃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PBO、三唑类农药及其复配剂,调查梨树坐果率及脱萼情况,测量梨果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新梢生长量等,探究其对‘苏翠1号’梨枝条、叶片及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喷施PBO后,梨果实脱萼率、坐果率、平均单果质量随 PBO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喷施1000倍液PBO时,梨新梢长度、叶面积、叶绿素SPD值与CK无显著差异;喷施20O0倍液PBO时,平均单果质量与CK无显著差异;不同浓度PBO对梨花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药害。三唑类农药中,喷施1000倍液 25%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和8000倍液 40% 氟硅唑乳油后梨果坐果率、果形指数显著高于2000倍液 250g/L 丙环唑乳油和2000倍液5% 已唑醇悬浮剂的处理,脱萼率、坐果率则相反,而新梢生长量、叶面积与CK无显著差异。【结论】合理使用PBO 和三唑类农药,在对‘苏翠1号’果实果形修正的同时,可保证树体生长安全。喷施 S3和 S4处理复配液,坐果率 15% 以上,果实脱萼率达 96% 以上,果形指数0.91,平均单果质量与CK无显著差异,既可保证产量,又可显著提高果实外观及商品性。
中图分类号:S662.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探究采前20d施钾肥对不同成熟时期、不同品种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桃品质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中蟠9号、金山蟠桃、永莲蜜7号、夏之梦、晚熟油蟠和金秋红蜜6个桃品种为研究对象,采前 20d 施 K2SO4 ,在果实成熟后测量桃果实单果质量、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等指标,以不喷施 K2SO4 作为对照。【结果】结果表明,采
摘要:【目的】对绿色、白色和渐变蓝色3种颜色果袋对于‘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明确3种果袋在‘阳光玫瑰’葡萄栽培中的应用属性,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白色、绿色、渐变蓝色纸袋的套袋处理,对不同颜色果袋处理下的光照强度、透光率、温湿度、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白袋、绿袋和蓝袋的透光率分别约为 35% 、 24% 和 18% ;白袋处理提高了‘阳光玫瑰’果面亮度 L* 值和 C* 值,降低了其色泽指数(CIRG);蓝袋和白袋加快了‘阳光玫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的积累,花后 90d 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均达到 20% 以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了 100% ,白色套袋综合得分和排序最高。【结论】在兰州地区,‘阳光玫瑰’葡萄栽培生产中宜采用白色果袋。
摘要:【目的】为促进枣产业多元化发展,丰富国家枣种质资源圃内鲜食枣种质资源,甄选出综合性状稳定、品质优异的适宜该地区推广种植的新、优鲜食枣种质,以丰富山西省的鲜枣品种结构,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西晋中地区主栽的15个鲜食枣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各品种的主要物候特性、树体生长表现及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了观测及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京60、早红蜜、冷白玉等品种性状表现较好,果实较整齐,果面光滑、果皮薄,果肉酥脆,口感甜或酸甜适口,裂果率低,较为丰产。特异品种包括高酸的雨露,果实扁圆形的京沧1号等。针对六月鲜等生长良好、品质上乘、但是裂果较严重的品种,选择设施栽培,既降低裂果风险还能延长鲜食品种货架期,利于鲜枣果业长足发展。【结论】由于引种不当极易引起枣品质的下降,为了加强山西省鲜食枣产业的发展,应合理布局、有机搭配不同成熟期的鲜食枣品种。
摘要:【目的】探索二氧化碳气肥对日光温室草莓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期为二氧化碳气肥在日光温室草莓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红颜’草莓为试材,采用钢瓶二氧化碳供气法,在草莓坐果初期开始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增施时间在上午8:00一11:00期间,于温室放风前 0.5h 关闭气瓶,增施时长视天气情况而定。在整个生长期测定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对草莓母株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后草莓植株长势强、果实始熟期早、果个增大、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病害抗性增强。【结论】日光温室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后能促进草莓植株健壮生长,果实上市期提前,产量和品质提高,可在日光温室草莓生产中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分析在干旱胁迫下不同配方施肥处理后荔枝幼苗抗旱性的变化,以期为提升荔枝抗旱性,实现荔枝高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荔枝品种‘糯米糍’压条苗为试材,以等体积比混合的沙子与蛭石为育苗基质,通过称重法控制基质水分在 20% 的干旱条件下,利用正交试验法设置了25个不同配比的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硫酸镁施肥处理,对照为不施肥,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苗木的存活率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未施肥的对照相比,在优化的施肥处理下,苗木存活率提高,叶片相对水分亏缺下降,相对电导率减小,而 SOD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大。以苗木存活率、叶片相对水分亏缺、相对电导率、SOD活性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为评价指数,经主成分分析表明,在25个施肥处理下,苗木抗旱性变化较大。其中,在供试25个施肥处理中,以对照的得分最低,而尿素 50g/ 株 + 过磷酸钙 75g/ 株 + 硫酸镁 30g/ 株处理的得分最高。【结论】通过适宜的配方施肥,能有效提升荔枝苗的抗旱能力。
摘要:【目的】探究柚类无病毒组培种苗适宜的培养条件,以筛选出高效诱导柚类不定芽的方法,为梅州市柚类种质资源利用开发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浓度NaCIO消毒成年态水晶香柚枝条,通过数据对比筛选适宜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消毒方式、采集季节、最适宜的激素配比和砧木种子消毒方法,并开展微芽嫁接试验,分析微芽嫁接成活状况。【结果】水晶香柚外植体的最适消毒方法为 75% 酒精 +5% NaClO消毒20min 处理两次;适宜离体诱导培养的茎段采集最佳时期为夏季;在MS固体培养基中添加 1mg/L( 6—苄氨基嘌呤(6—BA)、 0.05mg/L 吲哚乙酸(IAA)和 0.5mg/L 赤霉素( GA3 )有利于不定芽萌发。【结论】初步筛选出了水晶香柚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宜培养条件,并初步确定了砧木种子培养方法,通过微芽嫁接技术嫁接的柚苗长势良好,未来可通过改进嫁接技术等方法提高嫁接成活率,进一步提升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验证黄棕腐植酸钾有机肥在枸杞上的施用效果。【方法】以宁杞1号枸杞为试材,设置叶面喷施黄棕腐植酸钾叶面肥、黄腐酸钾叶面肥和清水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枸杞根系性状、叶片性状、呼吸强度、果枝长度、果枝粗度、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喷施黄棕腐植酸钾的枸杞次生根数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优于黄腐酸钾处理和CK;喷施黄棕腐植酸钾处理的植株叶色浓绿、光泽度强,与喷施黄腐酸钾处理间接近,但明显优于CK。喷施黄棕腐植酸钾处理枸杞产量( 2514kg/hm2 )最高,显著高于喷施黄腐酸钾处理( 2388kg/hm2 ),且二者均极显著高于CK( ?2082kg/hm2) ,分别比CK增产432kg/hm2 、 306kg/hm2 。喷施黄棕腐植酸钾处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纯收入分别比喷施黄腐酸钾处理和CK增加3100元/ hm2 和4900元/ ?hm2 。【结论】喷施黄棕腐植酸钾有机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枸杞植株的营养状况,提高枸杞的产量和品质,进而提升种植效益。
摘要:【目的】明确鲁西南地区樱桃园生草栽培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鲁西南地区樱桃园适宜的生草种类,以清耕为对照,研究黑麦草、苜蓿、鼠茅草、长绒毛野豌豆、白三叶、油菜等在樱桃果园行间种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对叶片 SPAD值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樱桃果园行间生草可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提高、田间持水量增加。与对照比较,种植长绒毛野豌豆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氮含量;种植紫花苜蓿、鼠茅草、白三叶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结论】白三叶在6个生草品种的效果最好,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提高樱桃产量,是鲁西南樱桃果园生草栽培的理想选择。
摘要:幼龄苹果园可间作与之没有共同病虫害的辣椒等低秆矮冠浅根性作物。辣椒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管理相对简单、省工、种植效益理想。依据幼龄苹果园间作辣椒的原则,从施肥整地、起垄种植、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种后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幼龄苹果园间作辣椒的高效生产技术,以提高土壤利用率和管理水平,加速土壤熟化,增加果园前期收人,促进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由于苹果密植栽培表现株间易交接,果园易郁闭,影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因而树冠控制是苹果密植栽培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需采取有效的控冠措施,包括以枝控冠、以果控冠、以肥控冠、以水控冠、以草控冠等,以达到保证产量和效益的目的。
摘要:整形修剪是榛子栽培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榛子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不容忽视。生产中因修剪不当造成榛子园效益低下或没有效益的情况时有发生。结合多年试验研究,总结了榛子的常见树形、修剪时期及常用方法;并针对榛子不同生育期,介绍了榛子幼树整形及盛果期修剪的操作要点,以期为提升榛子产业化水平提供参考。
摘要:甜樱桃是天水的优势、高效栽培树种,但在生产中存在易受春季低温霜冻危害的问题。甜樱桃遭受春季低温霜冻后,轻则减产,重则绝收,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天水市樱桃低温霜冻现象的调查研究和近年来的栽培实践,总结出预防樱桃低温霜冻的有效措施,以及低温霜冻发生后的补救方案,以期为当地樱桃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摘要:‘牛心柿’作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重要落叶果树,同时也是极具价值的乡土树种,因其树形优美、树冠浓密、树势强壮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抗旱抗寒能力而广受果农青睐。然而,由于其含有单宁,导致嫁接繁育过程中苗木成活率较低,限制了该品种的繁育生产与推广。为解决这一问题,于2021年—2024 年组织专业技术团队进行了田间播种繁育试验,并探索出一套能够显著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技术方法,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旨在为‘牛心柿’苗木的高效繁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摘要:甜樱桃果实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栽培价值。但“樱桃好吃树难栽”,甜樱桃高产优质需要较高的栽培技术,鉴于此,针对鲁西南地区甜樱桃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进行阐述,为樱桃种植户提供技术借鉴,助力樱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综述了临沂市大樱桃在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病虫害种类,包括流胶病、穿孔病、褐斑病等病害,以及桃红颈天牛、绿盲蝽、梨小食心虫等虫害,对不同时期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旨在为大樱桃种植者提供有效的病虫害管理措施,确保樱桃树健康生长,提升果实品质与产量。
摘要:流胶病在桃树上的危害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能够导致桃树树势衰弱甚至死亡,影响其果品质量和产量,如果防治不当会给桃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依据生产实践,简要论述了肥城桃流胶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以期为果农有效防控该病害提供参考。
摘要:绵蚜是苹果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果树受绵蚜为害后,树体内物质运输受阻,轻则导致树势衰弱,重则造成树体死亡,给果农造成较大损失。生产中苹果绵蚜较难防治,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分析了绵蚜难防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措施,包括切断迁移途径、刮粗皮、除蘖清盘、强壮树势、关注易感品种绵蚜发生情况、适期用药、合理选择药物、适法用药,以虫治蚜、以菌治蚜等,以期为生产中有效防治绵蚜提供参考与指导,减轻生产损失。
摘要:苹果作为豫南地区的主栽果树树种,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然而,受树龄老化、气候变迁及栽培管理技术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苹果病虫害频发,导致其果实品质显著下降。调查发现舞钢市苹果病害主要有苹果树腐烂病、轮纹病及早期落叶病等,虫害主要有黄刺蛾、苹果小卷叶蛾及金纹细蛾等,详细阐述了舞钢市苹果生长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以期为苹果的优质丰产提供参考与借鉴。
摘要:光肩星天牛是果园及园林中常见的一种蛀干害虫。成虫咬食寄主树木的幼嫩枝皮和叶片用于补充营养,幼虫在寄主树木的树干内蛀食形成孔洞造成材质下降、树木枯梢、果园绝产,树木失去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果农经济收入严重受损。通过分析光肩星天牛的生活史习性、识别特征及为害特点,提出了在不同虫态时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具体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施策,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摘要:栽培品种单一、花期气候不良等因素会导致苹果坐果率低,影响苹果产量和栽培效益。改善授粉条件是提升苹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壁蜂具有适应低温能力强、访花量大、活动范围狭窄、授粉时间集中等特点,能显著提高苹果的坐果率和果实品质,且投资成本低,易于推广。以甘肃省庄浪县为例,探讨了壁蜂在苹果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优势,详细介绍了壁蜂授粉技术,包括蜂箱放置、出蜇期控制、驯化方法、花期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巢管贮存等关键环节。以期通过合理利用壁蜂授粉,有效解决苹果授粉难题,为苹果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摘要:详细阐述了果树不同器官遭受冻害后的症状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冻害及补救的技术措施,包括科学选址、适地适树、选择抗冻树种品种,营造果园防护林、加强秋季果园管理等早期预防措施;春季霜冻来临时采取放烟、喷腐植酸溶液、灌水、运用防冻新装备等应急防护措施;冻害发生后,通过确认冻害程度,采取喷叶面肥、护干、延迟修剪、人工授粉、加强土肥水管理、综合防控病虫害等补救措施,以实现果园防冻减灾的目的。
摘要:酸枣是我国特有的野生果树,近年来随着酸枣仁经济效益高涨,酸枣产业异军突起。山西省部分县市正逐渐将酸枣产业打造成推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之一,但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野生资源遭到破坏、缺少栽培良种、标准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等,严重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山西省酸枣产业现状的总结与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其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摘要:苹果产业是肥城市重要的经济林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增效增收、衔接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肥城林业部门因地制宜、加强谋划,重点在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夯实科技人才支撑、现代果园管理指导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苹果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发展。肥城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对辖内14个镇街的苹果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苹果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对全市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行业发展的建议和举措,以供参考。
摘要:‘山农酥梨’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水果,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产量和效益也很可观,已经成为_城县重要特色产业。为了带动果农发家致富,中旬县林业服务中心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山农酥梨’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摘要:苹果是庄浪县农村的主导产业,产业面对庄浪苹果生产中土壤管理暴露出的水源污染、土壤营养物质亏损、土壤酸化板结、土壤含水量变幅较大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应措施,以促使更好的发挥土壤资源赋能,促进该地苹果产业效益提升。
摘要:酸枣是商洛地区的主要灌木树种之一,处于野生状态,且分布广泛。针对商洛市酸枣资源遭人为破坏严重的现状及涉及问题,结合其经济药用价值和目前市场高需求的实际,提出了有效保护措施,并就酸枣人工栽植及今后进一步产业化开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摘要:果实成熟度的传统判定方法包括种皮颜色、果皮颜色、果实硬度、淀粉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等,但这些方法受多种因素影响,准确性有限。干物质含量作为判断果实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与果实的食用品质和贮藏性密切相关。干物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烘干法、比重法、折光法和无损检测法等。无损检测技术如近红外光谱技术因其快速、无损、高效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水果的品质检测。综合应用干物质含量与其他成熟度指标,可提高果实成熟度判断的准确性,对提升果实品质、降低采后损失和促进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密植栽培在提升苹果产量和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不当的种植密度会导致果园过早郁闭,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基于对山西省临汾市桑壁镇苹果密植栽培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了影响密植苹果园栽植密度的关键因素,分析了立地条件、砧木、品种特性、劳动力投入、果园管理水平、配套机械以及结果枝构成等多方面因素对密植苹果园管理的影响,提出了应制定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密植栽培策略,为实现苹果的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摘要:果树生产中,生物农药因其环境友好、低残留和可持续性特点成为替代化学农药的关键性选择。系统分析了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及生物化学农药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结合苹果、柑橘、葡萄等果树的典型案例,探讨其应用效果与存在问题。研究发现,生物农药可显著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30%~50% ,但目前生物农药的普及推广仍存在技术、经济和认知层面的问题。基于此,从技术、模式和机制3个方面入手,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协同推进体系策略,以期更进一步提升生物农药的市场渗透率,为果树绿色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层面的支持。
摘要:聊城市作为山东省重要的果品产区,近年来通过品种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建设,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基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聊城市果业在种植规模、采后处理、加工能力、销售模式等方面的现状,结合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优化品种结构、推广省力化栽培管理技术、提高果树安全生产水平、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构建果品全产业链地方标准体系等针对性建议,旨在推动聊城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方向升级。
摘要:‘明5一5’甜樱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李明教授选育的甜樱桃新品种,父本为‘ 13-33, ,母本为‘萨米脱’,国审定名为‘睿祥’,管理技术简单,经济效益好,市场认可度高。2019年春季引入澄城试栽,通过6年的观察试验,发现该品种在当地表现出优质丰产、易于管理、极耐运输的特点,果实品质佳,适宜进一步推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