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荣华春秋意,砥砺奋进著华章。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区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在过去的近五年间,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新宁夏建设全局,精耕细作、攻坚克难,“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实现了经济总量先后跨越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增
一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面对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我们要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在此,我愿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坚持发展优先。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加强主要经济体政策协调,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多边发展合作进程协同增效,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5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60项、宁夏第1项世界遗产。“西夏陵”成功申遗,是宁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成果,是宁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效的重要体现。 历史上,宁夏地处北方草原与黄土高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汇过渡地带,是匈奴、羌、鲜卑、突厥、粟特、蒙古、回、汉等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生息
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载体,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以来,宁夏以项目建设为牵引,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中取得辉煌成就。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数字信息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焕发新的活力。绿色能源成为亮丽名片,光伏、风能等新能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区域能源结构注入强大动力。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产业链逐步形成,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本期聚焦“十四五”
“十四五”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精耕细作、攻坚克难,有力有效应对多重压力考验,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宁夏“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7项指标提前完成,经济增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持续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为加快建
奔腾不息的黄河,滋养了宁夏平原,孕育出美丽富饶的“塞上江南”。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进程中,黄河两岸再次焕发澎湃的生机与活力。 “十四五”以来,宁夏以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数字信息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百亿级产业链无缝对接,大数据算
绿染山川,青黛铺陈。深秋时节行走在宁夏大地,黄河蜿蜒流淌滋养两岸沃野,贺兰山脉叠翠含青守护百姓安宁,尽显“塞上江南”的生机与壮美。 “点碳成金”激活新动能 2021年9月,全国碳交易市场传来一则好消息: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投资415万元,以41.5元/吨的价格买入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配额。 这笔交易,标志着宁夏实现了大宗碳配额交易零的突破。银川市通过打通碳排放权交
从传统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到“宁字号”农产品影响力持续提升,宁夏全面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日前,记者跟随自治区“奋力打好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攻坚战”集中采访团,深入五市十县(区),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实地探访宁夏在技术革新、绿色低碳、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技术攻坚,创新驱动产业跃升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1000公斤级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具体实践,更是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深刻体现。新征程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不竭动力。 强化历史认知,为铸牢中华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谋划部署文化强国建设,深刻阐明了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必须把握好的重要问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篇章,为在新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全面落实自治区
今年以来,全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始终聚焦“奋力打好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攻坚战”,着力构建改革任务精细分解、改革方案生成优化、改革推动争先创优“三项机制”,推动自治区党委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按照时序进度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创新“三项机制”,推动改革部署落实见效的经验做法被中央改革办向全国推广。 建强“三项机制”,筑牢改革“四梁八柱” 着眼责任清单化、工作项目化,建立健全改革任务精细分解
银川市金凤区聚力实施“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坚持精耕细作、真抓实干,全方位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扩投资促消费 统筹供需两端关系,形成投资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扩量,紧跟政策要求和支持方向,聚焦现代产业、基础设施、韧性城市等领域,谋划储备“ 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资金等项目207 个,总投资46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2024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强调,要“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自治区商务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列为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各党支部以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在日常工作中设立“五纳入”硬指标,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处室职责,纳入年度工作安排,纳入干部培训教育,纳入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
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守正才能保证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更好地守正。”这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
近年来,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拥军优抚和褒扬纪念处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建主责和业务主业,创新工作方法,打响“拥军优抚写实为民情怀褒扬纪念传承英烈精神”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上同频共振。聚焦思想引领,依托“微党课”“微宣讲”“支部讲堂”等载体,全面夯实党建业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机制。聚焦中心任务,创新举办“党建铸魂·业务赋能”等主题活动,让“相融一体、共同发
近年来,盐池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持续深化“星耀盐州·服务先锋”党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体作用,突破体制机制、区域层级、内外边界等制约,聚合协同单位、上级部门、共建社区等多元主体,统筹整合资源要素,强化优势资源互补,形成工作合力,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切实把共建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实际成效。 横向联动,厚植共同发展新优势 同题共答,凝聚服务客户新合力。紧抓文旅热潮,加强与属地文旅、商务等
《大唐秦王词话》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打保障。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的目光总会聚焦于那些感天动地的英雄人物、令人热泪盈眶的牺牲一幕,但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面临生存绝境的时代,革命先辈是怎么活下来的;他们在长征路上每晚住在哪里,是借住在老百姓家、是住帐篷、还是天当被来地当床;他们在西征战役中吃什么,天寒地冻时有没有御寒的衣物,短缺的药品从哪里来,在炮火中受到损坏的部分武器怎么修复
聚焦理念之变,推动文明创建升级。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统筹推进文明创建各项工作,形成“城乡一体、全域文明”格局。开展“文明实践赶大集”等活动,持续提升城市宜居软实力,实现从“硬件改善”到“软硬并重”。开设“惠农推荐官”等新媒体栏目,汇聚奋进力量,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聚焦素养之核,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开展“文明建设大讨论”,举办文明主题书画展等活动,厚植文明根基。通过选树“身边好人”等
率先探索推行公开选任村级事务管理人员,从返乡创业人才、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中培养储备“明白人”“带头人”。制定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管理使用和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以差异化考核激发干劲。联合区内科研、教育机构,手把手教徒弟、带骨干,培育种植大户1900 余户。切实做好产业联建联盟,因地制宜探索“一地四金”“借企孵化”“跨村壮产”等联农带农模式。红寺堡镇弘德村推行“村企民”联合,群众出让土地有“租金”、就
健全体系织密“一张网”,筑牢发展根基。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依托科技型企业、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灵活组建行业党委、联合党支部或功能型党支部。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成立工会组织33 个、团组织27 个、妇女组织52 个,进一步形成党建引领、群团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以精准服务为抓手,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通过择优选派等方式,实现56 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全覆盖。
周末,在乡下小路上散步,忽然看到路边的柳树上有了一抹新绿,那些不知名的小草,已发出了新芽,长出了嫩叶。蒲公英就在这样的时刻撞进了我的视线。在龟裂的土地缝隙处,一簇铜钱大小的绿正倔强地昂着头,显得很扎眼。 每年春风一动,青草一泛绿,蒲公英的新芽顶开板结的土层,嫩黄的芽尖上还沾着隔年的沙砾。它们像缝补贫瘠的绿线,一丛丛缀满沟壑纵横的山塬。随着季节的更替,在一场春雨之后,经过阳光的照耀、雨水的滋润,蒲
排球比赛是一项两队对抗、隔网而立的团队运动,赢球的核心目标就是将球击过网,落在对方场区内,或使对方无法将球有效击回。简单来说,赢球的关键所在是“ 球不落地”。工作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项任务从部署到执行,因某个环节的疏忽、拖延或推诿,最终陷入僵局,无法推进,就像传球时脱手的球,不仅打乱了节奏,更可能错失良机。由此可见,“球不落地”不仅是一种工作状态,更是一种需刻意提升的干事格局——它要求我们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