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藏高原东缘作为调节高原物质向东挤出的构造转换带,发育了高密度活动断裂和具有高频强震活动,而且地质地貌复杂,人口相对密集,因而成为我国地震灾害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伴随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活断层探测等工作的深入,对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及相关地震灾害的调查研究程度得到不断提升。为了及时交流相关的研究成果,支撑区域防震减灾和地质安全评价等工作,《地震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了“
[摘要] 文殊山隆起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分割了酒西盆地和酒东盆地,是河西走廊内部三大隆起带之一。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及野外考察,发现文殊山隆起西缘存在多条断层陡坎,长度约3 km,陡坎保存比较连续,并表现出正、反向陡坎交替出现的复杂组合特征。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以及光释光方法测年,对该断层陡坎开展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陡坎发育于不同期次山前洪积扇之上,根据较早期洪积扇上累积陡坎高度4.9
[摘要] 川滇块体西边界发育了滇西北裂陷带。裂陷带北缘的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呈南北走向,展布于玉龙雪山和丽江盆地之间,是川滇块体西边界最靠内部的一条断裂。玉龙雪山东麓断裂的形成机制与活动性质不仅关系到川滇西侧复杂构造边界问题,而且能够解释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的隆起过程。在1996年丽江MS7.0地震发生后,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引起了关注,但前人的研究结果对该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质存在正断、走滑、逆冲等
[摘要] 霍尔巴—仓木错裂谷是藏南几大裂谷系之一,整体走向N20°E,全长约200 km,包含20个平行或斜列分布的次级断裂带和地堑-半地堑系。新近纪以来,裂谷中断层活动性强,地震频发,研究裂谷的活动与成因机制对理解青藏高原晚新生代的隆升过程和变形机制以及预防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遥感影像解译的方法,对裂谷内主要正断层与同震地表破裂的发育和空间展布进行研究,综合地貌特征与现今地震数据
[摘要] 毛垭坝盆地西缘断裂,作为川西理塘断裂带的分支,是控制大毛垭坝盆地的西边界断裂,关于其几何展布和深部结构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高密度电法和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毛垭坝盆地西缘断裂的南北两段分别进行了地球物理探测,分析了毛垭坝盆地西缘断裂在高密度电法和浅层地震勘探剖面上的响应特征,毛垭坝盆地西缘断裂在浅层地震反射剖面上表现为标志层横向错断,存在断层绕射波等现象,层析反演速度剖面反映断层两侧速
[摘要] 本文对四川西部鲜水河断裂带上的康定—磨西断裂的强震危险性作了分析探讨。该断裂位于川西—滇东第Ⅲ弧形挤出构造带的弧顶转折部位,这里应力高度集中,块体左旋大幅度滑移,断裂两侧垂直差异运动幅度达1000~2000 m,为大陆板块内部断裂活动性较高的地震区。鲜水河断裂带是我国地震活动性和重复性都很高的一条左旋走滑断裂带,自1725年至今接近300年的时间里,鲜水河断裂带上重复出现了2期地震
[摘要] 金沙江干流穿越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和新构造运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南缘,流域内发育了大量的巨型滑坡,使得该地区的滑坡灾害十分严重。因此,深入研究金沙江干流滑坡的成因机制对于该区域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搜集前人研究资料和遥感影像分析,对金沙江干流巨型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金沙江干流巨型滑坡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地形坡度是影响滑坡形成的重要因素,坡度在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频发、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陆内地震空间分布广、震源深度浅、成因类型复杂、灾害损失严重,是典型的地震多发地带,开展地震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以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和DEM高程数据为基础,对日喀则地区活断层进行精细解译。结果表明,日喀则地区活断层主要集中在境内裂谷及其周缘,其构造活动性具有空间差异,东部裂谷
[摘要]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灾害被列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灾种,摸清历史地震灾害灾情数据并掌握发展态势,对防震减灾、科学制定防灾计划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西藏自治区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通过收集地震部门正式公布的最新地震目录、正式出版的地震损失报告汇编、西藏自治区地震局汇总的地震报告资料等,主要包含地震灾情资料表、资料卡片、地震
[摘要] 对藏东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及成因的研究显示,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呈现累积增强趋势,与季节性降雨有关。在雨季来临之际,地震活动频率明显增加,地壳运动更加剧烈。这可能与降雨密度增加后地下水系统的变化有关,从而促使地震的发生。因此,建议在雨季来临之前加强对地下水系统的监测和研究,以提前预警地震的可能性。在一些地震频繁发生的区域,地震前会出现短时间内的地表沉降现象。这种地表沉降可能是地下岩层变形
[摘要]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野外河流阶地测量和光释光(OSL)测年,对离石断裂带南段坡度、地形起伏度(RDLS)、面积高程积分(HI)和河道陡峭指数(Ksn)指标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对穿过断裂的黄河支流中垛河进行了下切速率的蒙特卡洛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河流地貌指数指示,各河流流域地貌指标均呈低值分布,河流地貌发展总体上处于发育或成熟阶段,离石断裂南段构造活动性较弱。根据中垛河河流
[摘要] 涛源古湖位于金沙江干流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其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极易引发地震、滑坡、堰塞湖等链式地质灾害。为了进一步分析金沙江干流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的原因,本研究利用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沿金沙江干流的涛源古湖及其邻区坡度、地表起伏度、面积高程积分值和流域陡峭系数等构造地貌指数,并与非构造因素(降水和岩性)对比发现:以寨子